零度的海风 发表于 2025-2-26 10:39:02

质量前馈与后馈资料求助

哪位有质量前馈与反馈的相关资料,学习一下,谢谢!

知守不器 发表于 2025-2-26 10:39:03

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02/8061036103003012.shtm
2、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7/6012205125011000.shtm

sjmshare 发表于 2025-2-26 10:58:17

看不大懂问题

pkxu123 发表于 2025-2-26 11:30:24

Quality Feedback/Feedforward这个?

pkxu123 发表于 2025-2-26 11:54:39

搜一下BIQS ,论坛里面有很多! 里面也有讲到这块

laker 发表于 2025-2-26 14:22:15

质量前馈与反馈;是前置与响应的意思吗

零度的海风 发表于 2025-2-26 15:12:44

pkxu123 发表于 2025-2-26 11:54
搜一下BIQS ,论坛里面有很多! 里面也有讲到这块

好的,谢谢

有缘结识品质 发表于 2025-2-27 08:50:59

学学

阿苏 发表于 2025-2-27 09:07:49

本帖最后由 阿苏 于 2025-2-27 09:12 编辑

哈哈,这个在做某线束体系工程师的时候,深深无力感过,是因为整个生产线把概念全搞反了,3000多人的生产线员工认为前馈就是向前反馈问题,后馈就是向后发出问题。没办法大多人认为对的那就是对的。只要有这个意思那还不就行了,总比没这个动作好吧。


我按照正确理解给你举个实际例子,
前馈的例子
线束压接,操作人员通过压接设备的压力传感器发现,某一批次的端子压接压力出现了轻微波动,虽然目前压接质量还在合格范围内,但根据经验,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后续端子与导线的连接不牢固,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监测与预警:压接设备的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接压力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质量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压力波动异常,立即发出预警。
信息传递:操作人员将这一潜在问题信息迅速传递给后面的线束组装工位和电气检测工位(请注意这里是后序工位了,并不是前工位),告知他们可能会出现端子连接不牢固的情况。
采取措施:线束组装工位在进行线束组装时,对可能存在问题的批次线束进行更加仔细的外观检查,查看端子与导线的连接是否有松动迹象。电气检测工位则增加了对该批次线束的电气性能检测频次,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每一根线束的导通性、电阻等参数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有问题的线束不会流到下一个工序。
效果验证与记录:经过后续工位的严格检测,没有发现因端子压接问题导致的不合格品流出,验证了前馈措施的有效性。相关的压力波动数据、采取的措施以及检测结果等都被记录在质量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类似问题是否还会出现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前馈机制。

后馈的例子
还是在线束生产线上,最终的成品检测工位发现了一批线束的长度不符合规格要求,比标准长度短了一些。
问题识别与报告:检测人员在测量线束长度时,发现了这批线束的长度问题,立即将问题记录下来,并通过生产线的信息系统向生产主管和前面的相关工序报告。
信息传递:生产主管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将线束长度不合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前面的裁线工位和线束组装工位,告知他们出现了长度问题以及具体的不合格数量和批次。
原因分析与措施制定:裁线工位和线束组装工位的人员与质量工程师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经过调查,发现是裁线设备的长度设定参数出现了偏差,导致裁线长度不准确。于是,他们立即对裁线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并对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他参数也正常。同时,制定了预防措施,如增加对裁线设备参数的定期检查频次,在每次开机前对设备参数进行校准等。
实施与验证:裁线工位按照调整后的参数进行生产,并对后续生产的线束进行首件检验和抽检,确保裁线长度符合标准。经过连续多批次的检测,线束长度都在合格范围内,验证了后馈措施的有效性。




零度的海风 发表于 2025-3-6 09:41:07

阿苏 发表于 2025-2-27 09:07
哈哈,这个在做某线束体系工程师的时候,深深无力感过,是因为整个生产线把概念全搞反了,3000多人的生产线 ...

谢谢您的解答,这几天学习了BIQS,收获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质量前馈与后馈资料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