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再开机首件流程
请教各位:注塑机台因为人员不足停机了,机台保温,模具未下机,间隔1天之后再开机生产,材料无变化,工艺沿用停机之前的,
因为停机时间过长,个人认为需要按照首件流程,重新确认外观、结构、尺寸、装配等内容,
但同事认为没有变化,可以不进行首件确认,或者只确认,不进行记录,各位实际生产中是怎样做的?
首先,你要知道注塑生产中的标准流程。一般来说,停机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温度变化,即使机台在保温,实际温度可能有波动,影响产品质量。模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有轻微变形或者残留材料的问题,虽然没下机,但可能影响下一次生产。材料虽然没变,但长时间停留可能分解或吸湿,尤其是某些塑料材料。
然后,考虑首件确认的重要性。首件确认是确保生产重启后产品符合标准的关键步骤,避免批量不良。即使参数没变,环境因素、设备状态可能有变化。同事的观点可能基于经验,觉得一天不算长,或者以前类似情况没问题,但风险依然存在。
实际生产中,不同工厂可能有不同规定。有些可能严格规定停机超过一定时间(比如4小时、8小时)必须首检,有些可能更灵活。但通常,为了质量保证,建议做首件检查,尤其是外观和尺寸,这些容易受温度波动影响的部分。
接着,记录的作用是追溯和验证。如果发生质量问题,有记录可查,能更快找到原因。不记录的话,万一出问题,难以追溯,责任也不明确。所以即使检查了,记录也很重要。
当然可能还需要考虑产品类型和客户要求。高精密或汽车等严格行业,可能必须首检并记录;普通消费品可能宽松些。但无论哪种,从质量管理体系角度,比如ISO标准,变更控制要求生产条件变化后需要验证,停机可能视为一种生产中断,属于需要验证的情况。
用户可能需要说服同事,强调风险预防的重要性,以及记录的必要性。可以举例子,比如之前有类似情况没检查导致批量问题,或者引用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文件,看是否有相关规定。如果公司没有明确规定,可能需要推动制定标准,避免类似争议。
综上所述,应该建议用户进行首件确认并记录,即使同事有不同意见,也要从质量角度出发,确保产品合格,减少风险。同时可以建议与同事沟通,参考行业标准或公司已有的流程,达成一致,避免未来类似问题。
挺你呀 我这边也有注塑,停机半小时就要重做首件
停机再次生产就得重新做首件,我就是在这么要求我下面质检这样做的 无论什么原因停机,原则上停机超过1小时就要重新做首件检验 {:1_180:} {:1_89:} {:1_180:} 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