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强化事前监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当前,我国特种设备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下简称三新)不断应用,传统监管方式只要求产品在实验室验证,难以充分暴露真实场景下的风险,且缺乏过程跟踪。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借鉴国际上沙盒监管理念,结合国内汽车等领域试点经验,推出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旨在划定“安全试验区”,允许企业在可控范围内试制试用,并同步监测风险、消除隐患,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的动态平衡。比如,采用最新材料制造锅炉、应用最新技术制造电梯,对这些材料和技术现有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尚未作出规定,就可以进入沙盒监管,在某一特定区域先进行试制试用,证明其安全后正式应用。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申请主体是特种设备制造单位,主要程序包括申请、符合性审查、沙盒试验、技术评审、许可审批。“沙盒试验”是指对采用“三新”的特种设备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区域)进行的真实场景试制试用,沙盒试验、技术评审、过程监督,形成对“三新”特种设备产品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深度测试产品质量安全性能,识别产品设计时未考虑的潜在风险。沙盒监管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起源于英国金融科技监管领域,主要用于对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金融产品进行监管。沙盒监管是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在没有完全掌握新技术、新产品的风险时,为企业提供一个试用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开展深度测试,最大限度地暴露潜在风险,努力将风险消除在正式进入市场前。
2024年8月1日生效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明确要求,每个成员国应当确保在国家层面建立人工智能监管沙盒,在新人工智能系统投放市场或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沙盒试验。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在我国汽车安全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沙盒监管在国内外金融、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科技创新监管中的应用实践,为我国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参考和借鉴。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和客运索道8个种类,量大面广,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设备设施。
周亮指出,面对“三新”产品的应用,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风险防控”,既推动特种设备技术进步,又防范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是当前特种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引入沙盒监管的理念,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对采用“三新”的特种设备,在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前,采用沙盒试验、技术评审、过程监督等措施进行风险管控,引导企业主动查找问题、消除隐患,保证新产品质量安全性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