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w666666 发表于 4 天前

【经验分享】SQE如何平衡质量原则和人情世故?(转载)

转载自:供应商管理和开发

作为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在维护供应商质量的同时处理人情世故是一个复杂但关键的能力。以下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的权衡策略:
1. 明确质量红线的不可妥协性
- 原则性场景:涉及安全、法规、核心性能指标等质量问题(如汽车零部件的材料强度、医疗设备的灭菌标准)必须坚守底线。
- 策略:用数据和合同条款作为支撑,例如引用ISO标准或客户技术协议,避免将问题个人化。可表态:“这项参数直接影响终端用户安全,调整需要客户书面批准。”
2. 建立基于专业信任的人际关系
- 实操方法:定期组织供应商质量培训,将自身定位为“问题解决伙伴”而非单纯监督者。例如针对工艺波动,可联合供应商的工程师进行DOE实验设计。
- 技术工具:使用SPC统计过程控制图表直观展示质量趋势,让人际沟通聚焦客观事实而非主观判断。
3. 分场景的弹性处理机制
- 短期对策:对于非关键参数的轻微偏离(如包装外观瑕疵),可启动临时让步接收流程,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交8D报告。
- 长期博弈:针对战略供应商,采用质量积分卡制度,将历史配合度纳入考核权重,允许用过往信用抵扣部分轻微违规。
4. 构建多维度决策支持体系
- 成本量化:使用质量成本(COQ)模型计算妥协的潜在损失,如将1%的不良率换算为市场召回成本。
- 流程设计:建立分层审核机制,需妥协事项必须经跨部门会议决议,避免个人承担决策压力。
5. 文化敏感型沟通技巧
- 东方语境:采用“三明治沟通法”(肯定+问题+鼓励),例如:“贵司交付及时率一直领先行业,这次尺寸公差偏移需要重点关注,相信以你们的工程能力能快速改善。”
- 西方语境:直接引用合同条款但提供解决方案选项:“根据协议第5.2条需要退货处理,但我们可协调第三方筛选,但是费用由贵司承担。”
6. 预防性关系管理
- 建立供应商质量季度交流会,邀请高层参与战略质量规划。
- 对配合度高的供应商给予认证优先权或联合研发机会,将人情转化为共同利益。

终极平衡原则:当人情要求可能影响以下任一要素时应果断拒绝——
1.产品安全/法规符合性;
2.品牌声誉;
3.成本超出来料质量预算(IQC Budget);
4.影响产品功能及消费者使用,不良率超过公司目标。
除上述之外的其他情况,可通过质量工具和方法找到技术合规的变通方案。
这种专业化的处理方式既保持了SQE的技术权威性,又通过系统方法减少了人际摩擦风险,最终实现供应商质量的持续改进。

大虾米 发表于 4 天前

呵呵

pkppwxr 发表于 4 天前

大规模的供应商可以这样操作,小规模的就只能看实际情况处理了:lol

steel76 发表于 4 天前

{:1_180:}

billye 发表于 4 天前


谢谢分享

hiromi123 发表于 4 天前

感谢分享,学习学习

maijie 发表于 3 天前

感谢分享

yan1e 发表于 前天 08:50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尺度确实不好掌握,但必须维护公司的利益和满足客户的要求

zackrui 发表于 前天 08:57

谢谢分享!

WJ605 发表于 前天 09:50

{:1_18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分享】SQE如何平衡质量原则和人情世故?(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