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jlgy 发表于 前天 21:28

IATF16949:2025第六版规则的核心升级内容

一、认证结构与资格要求的重大调整

1. 延伸制造现场(EMS)的严格定义

EMS必须与主制造现场属同一法人实体,且距离≤10英里(约16公里)或车程≤60分钟,否则需重新归类为独立现场并单独认证。
EMS仅支持主现场的生产活动,不得独立拥有实验室或仓库等设施。

2. 独立远程支持场所(SA-RSL)的规范

SA-RSL定义为非生产性场所(如设计中心、行政支持部门),需在证书中明确标注其支持职能。
审核要求:设计职能每年需现场审核,其他职能每24个月审核一次,允许有限条件下的远程审核。

二、审核流程与周期的革新

1. 监督审核周期统一为12个月

取消6个月和9个月的监督审核间隔,每三年仅进行两次监督审核,允许±3个月的弹性时间。
超期未完成审核将直接吊销证书,不再允许延期缓冲。

2. 审核时长的计算规则

不符合项验证时间明确:严重项增加1-1.5小时/项,一般项增加0.5-1小时/项。
集团认证的审核时长减免上限从50%降至15%,且不再根据现场数量浮动。

3. 新增第1阶段准备评估

取代传统预审核,分为体系结构评审(1天)与运行评审(0.5-2天),需通过评估方可进入正式审核。

三、不符合项管理的强化

1. 响应时间与验证流程的收紧

严重不符合项需在15个日历日内提交初步纠正措施(原为20日),60日内完成闭环验证。
一般不符合项需在30日内提交措施实施证据(原无明确时限)。

2. 两步技术评审与“解决”状态

引入两步评审流程:初步评审(15日内)与终局认证决定(120日内),确保审核结论的严谨性。
对需长期验证的纠正措施,允许标记为“解决”状态,但需在下一次审核前90天完成特殊验证。

四、远程审核与集团认证规则

1. 远程审核的严格限制

仅适用于无制造活动的支持场所(如SA-RSL),且连续两次监督审核中最多使用一次。
主制造现场必须进行现场审核,远程审核时间不计入核心审核人天。

2. 集团认证的调整

中心场所(如集团总部)需接受更严格的体系审核,确保对下属工厂的协同管理有效性。
过程接口审核强化:不同制造现场间的协作流程(如供应链、质量控制)需纳入审核范围。

五、证书退出机制与合规风险

1. 证书吊销的触发条件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监督审核或未回应不符合项(严重项15天/一般项60天)将直接吊销证书。
客户投诉(尤其是IATF OEM投诉)需在180天内完成特殊审核验证,否则触发退出流程。

2.搬迁与变更管理

制造现场搬迁需提前通知认证机构,新地址需重新进行初次审核。

六、企业应对建议

1. 体系与流程调整

重新评估EMS与SA-RSL的合规性,必要时调整多现场认证策略。
更新内审计划以匹配12个月监督周期,预留不符合项验证时间。

2.能力建设与培训

加强内审员对第六版规则的理解,尤其是风险过程分析、EMS定义等新要求。
SQE需掌握FMEA与控制计划的动态更新能力。

3. 数字化与记录管理

电子化记录需满足防篡改要求,保存期限为“产品有效期+1个日历年”。

IATF16949:2025第六版通过强化审核一致性、细化风险控制及优化认证结构,推动汽车供应链质量管理向更高标准迭代。企业需重点关注EMS合规性、审核周期调整及不符合项响应时效,避免证书风险。建议参考IATF官网第六版规则文件及认可解释(SI),结合专业咨询完成过渡准备。

rocky0214 发表于 昨天 07:58

错!是IATF16949:2016 认证规则第六版!

samtang 发表于 昨天 05:37

谢谢分享

hzn 发表于 昨天 07:44

谢谢分享

maijie 发表于 昨天 08:12

谢谢分享

zydong 发表于 昨天 08:15

{:1_180:}{:1_180:}

badboy0133 发表于 昨天 08:26

感謝分享

JXPSCD1 发表于 昨天 08:26

{:1_89:}

打脸大大 发表于 昨天 08:28

{:1_180:}

114729789 发表于 昨天 08:29

学习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IATF16949:2025第六版规则的核心升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