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EA/ PFMEA
1. DFMEA/ PFMEA表單說明(表單編號:FD3N0011001A/ FD3N0011002A)1.1. Model/Process name:填寫該產品/ 製程的編號、名稱。
1.2. FMEADate(Orig):初始FMEA制訂日期。
1.3. FMEADate(Rev.):FMEA最近修訂日期。
1.4. FMEATeam:該產品設計/ 製程的品質規劃小組成員在本欄簽名
1.5. FMEANo.:填寫本FMEA編號
- DFMEA編號原則為:FMEA-DSSSSSS
- PFMEA編號原則為:FMEA-PSSSSSS
-SSSSSS為流水號。
1.6. Rev.:版本(用A、B、C、D…表示)。
1.7. PrepareBy:填寫該FMEA負責人
1.8. -Item/ Function (DFMEA):填入被分析項目的名稱和編號
-Process function/ Requirement(PFMEA):填入述被分析的過程或製程。
1.9. PotentialFailure Mode:
- DFMEA:指系統、子系統或零件部分有可能未達到設計意圖的形式。對一個特定項目或其功能,列出每一潛在失效模式。
- PFMEA:將製程中可能發生之錯誤或可能出現不合乎設計意圖之情況記入。
1.10.Potential Effect(S) ofFailure:失效模式對系統功能的影響,要清楚地說明該功能是否會影響到安全性或不符合法規
1.11.Sev(S):
- DFMEA:嚴重性是潛在失效模式發生時對零件、子系統、系統或顧客影響後果的嚴重程度的評價指標(見附件一)。
- PFMEA:所謂嚴重性是指某項缺點發生後,對客戶所能產生的嚴重情況評估(見附件四)
1.12.Class:要記錄特殊特性的符號標誌,在客戶無特別指定的前提下用C表示功能性,用S表示安全性
1.13.Potential Cause(s)/Mechanism(s) of Failure:
- DFMEA:潛在失效起因是指一個設計薄弱部分,其作用結果就是失效模式。在儘可能廣的範圍內,列出每一個失效模式的所有可以想到的失效起因。
- PFMEA:失效的潛在原因被定義為失效會如何發生,按照能被矯正或控制的事情加以描述。
1.14.Occur(O):
- DFMEA:發生性是指某一特定失效起因出現的可能性。可透過設計更改來取消或控制一個或多個效失效模式的原因或結構,是使發生等級下降的唯一方法。(見附件二)
- PFMEA:指某一特定失效原因預計會發生頻率。(見附件五)
1.15.Current Design Controls:
- DFMEA:列出預防設計驗證/ 驗收(DV),或其他將會確保考慮之中的失效模式和(或)原因/ 機制之設計充份性。
- PFMEA:現行的製程管制是對儘可能阻止失效模式的發生或者探測將發生的失效模式的控制之描述。這些控制方法可以像防呆措施或統計製程之類的製程管制方式。為防止該項不良原因出現,而採取的控制辦法是什麼,應以文字具體說明。
1.16.Detect(D):偵測性,指在零件。子系統系統投產前,來探測潛在失效原因能力的評價指標。(見附件三)
1.17.R.P.N.:Risk Priority Number,風險順序數,為嚴重性(S)、發生性(O)和偵測性(D)的乘積。
1.18.Recommended Action(s):建議措施。
1.19.Responsibility & TargetCompletion Date:
把負責執行措施的單位或個人及預計完成的日期填寫於本欄中。
1.20.Action Taken:當實施一項措施後,填入對實際措施的簡要描述和生效日期。
1.21.採取矯正措施後之後之R.P.N.:
當執行矯正措施後,估算並記錄矯正後之嚴重性(S)、發生性(O),和偵測性(D)的數值,計算並記載新的R.P.N.結果。 内容不错,就是有点乱 感谢分享! {:1_97:} :) :D 感谢分享 :Q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