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的相关方
潜规则一词,我初是从娱乐新闻里听来,大概是说台湾某女星与富商搞乱了一段男女关系,从此对这个词汇印象深刻,后知后觉便生蹊跷,女星与富商均未婚且自由恋爱,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人间烟火,如何被娱乐新闻一报道就说成了如此引人遐想的“潜规则”,由此看来这种娱乐新闻吸引眼球的报道模式才是真正潜规则。相关方一词,质量从业者都不陌生,体系策划顶要紧的一项就是识别相关方,去年听闻大陆某CNAS审核机构给灵隐寺颁了9001证书,随即与同事玩笑道“大陆体系方向也净是些大师,难不成把佛祖也识别成相关方了?怎么沟通?烧香?求签?相关方怎么反馈?托梦吗?”后上网一查,静安寺和雍和宫仿佛也有9001证书,顿觉9001确是牛X,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均适用,估计解决什叶派穆斯林和逊尼派穆斯林之纷争也要靠9001了,虽在教义上二者略有分歧,但不碍事的,在清真寺日常管理上统统都是PDCA。潜规则的相关方,说来吊诡,恐怕这个名词短语不常被提及,甚至不常被质量从业者公开且认真地讨论过,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类潜规则大家往往摆出一副“你懂得”之神情,相互挤眉弄眼一番后,满腹释怀。
质量工作中会碰到的潜规则无非与产品、体系相关,产品因行业差异不便讨论,在此仅讨论体系相关的一些潜规则。
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是“最高领导者能否诚实地面对公司做体系的初衷”,为什么做体系?是客户强制要求?公司发展需要?还是需要搞一个资质证书给客户看看?这三个选项并无对错之分,说得邪乎一些甚至可以都定义为正确,但初衷与落实张冠李戴就显得比较狰狞了,明明您做体系的初衷是为了跟客户显摆,您公司管理水平根本就达不到体系要求,于是您为了认证搞一套体系文件,管理流程怎么繁花似锦怎么来,文件描述也是一套繁文缛节,流程细节要多高大上有多高大上,平日里束之高阁,迎审前花一笔费用把证书搞下来,终有一日,您违背了习总书记“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工作要求,您忘却了当初拿证是为了跟客户显摆,在看了几份儿编撰的应审假记录之后,您认为自己现在管理水平真的达到了体系要求,“人机料法环测”相比体系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您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强推这套体系落地,最终体系硬着陆,伤了领导作用,也拖沓了基层工作效率。对此情况,恐怕极少有体系工程师会在落实策划阶段即果断喊停,一来是面对难得一遇的领导作用不好推诿,二来也是寄希望于做一套好体系“一劳永逸”,不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来看,面对有些初衷“不可描述”的“潜规则”体系还是不落地为好。 体系的贯标运行中也常会被一些潜规则左右,比如体系管理的范围是什么?当然这里讨论的并非是体系所辖的工作范围,而是体系的管辖范围,简单说来,体系都管谁?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都纳入到体系管理范围内,还是只管理基层员工,对管理层的工作不做约束,或干脆给领导们开个后门“人不知鬼不觉地特事特办”,因绝大多数管理体系均强调领导作用,在体系文件中绝不允许各位领导将自己置身事外,故而我妄加猜测,恐怕是“人不知鬼不觉地特事特办”情况居多。最终制度落实后搞得基层怨声载道,稍有不慎便有人当面对质量工程师冷嘲热讽道“你们是不是也就敢拿这一套制度管我……”说到底,体系落实过程中还是“君臣父子”那一套儒家糟粕在暗中作祟。
当然,体系持续改进过程中的潜规则更是堪称艺术。持续改进离不开质疑,质疑带来的后果往往逃不开批评或自我批评,批评即代表“你错了”,自我批评则代表“我错了”,这在大陆的职场里是不得了的事情,轻则让旁人写报告、重则自己降职扣钱或干脆被领导劝退。由此可见,质疑成本对于基层员工之巨大,不过体系的持续改进哪儿能离得开基层反馈,于是乎一提到体系改进大家往往对最需要改进的根本问题闭口不谈,极有默契地在一起说些漂亮话应付了事。值得玩味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套对于管理层来说成本却非常之小,“批评”暂且不说,如果管理层自身出现问题且做了一番“自我批评”,也会因为做过了“自我批评”而依旧保持正确。但对于体系尤其是制度来说,管理层的自我批评很难起到根本作用,难道要隔三差五地调整组织架构、质量目标和方针吗?
质量、标准、制度,这三个词无一不是外来词汇,各个管理体系无一不是舶来之物。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管理这一套东西受儒家和弟子规影响深重,职场文化亦是如此。质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被各个公司广泛使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不是工具的问题,同时也是工具解决不了的问题,指着做一套制度就能彻底改变公司管理的意识形态,怕是够呛。
通篇在怼领导作用,可谓负能量爆棚,的确是事出有因不吐不快,若放在文革期间反革命罪名无疑,恐怕要被绑到公众场合大肆批斗一番。管理体系,里面杂七杂八一堆制度,看似凌乱,却应成为一家公司企业文化的根本体现,也是一家公司或是一个行业的行为准则,别让“潜规则”害了“规则”。
原题目为“潜规则的艺术”,写到一半儿想起了几种艺术主义,无论是波普、装置、达达,这些艺术主义的本质都是要摒弃博物馆和较早的艺术主义,不过可惜,最终这些主义的佼佼者如杜尚、达利等人的作品无一不被投了巨额保险捆在博物馆里,且大概率会和毕加索、马蒂斯等人陈列在同一展区。几个愣头青风风火火地开展一场主义,最终却成了反主义的鲜明事例,不可谓不讽刺,只得换了题目,改过自新。
{:1_89:} 好像在大一时,第一次听老师提到“潜规则”,楼主写得好,然“潜规则”横行又无可奈何。 :) :Q:Q 谢谢分享 中国各行各业不都充满着潜规则!这就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讲究明规则,没有走后门! 谢谢分享... 徐建强 发表于 2019-10-31 22:07
好像在大一时,第一次听老师提到“潜规则”,楼主写得好,然“潜规则”横行又无可奈何。 ...
无可奈何,也道貌岸然。 vteypm 发表于 2019-11-1 08:26
中国各行各业不都充满着潜规则!这就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讲究明规则,没有走后门! ...
契约精神还是要有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