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Z 发表于 2021-6-27 17:53:14

林雪萍一问:中国制造,是否需要重塑质量体系?

加入WTO二十年,中国制造融入了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洪流,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而现在,也能看到诸多不利的“国际化逆流”因素。“全球化”是一体化无缝使用全球资源,而“国际化”则是在国家边界下进行并列的交换。脱钩这个概念,就是国际化逆流的一种表现。而全球供应链,也在对抗经济性原理,形成站队选边的苗头,这给中国制造意欲再攀新峰带来了全新挑战。

质量是制造永恒的旋律。中国制造,在这样一个当口,需要重新审视质量思维,才能走过这道坎。然而,对于企业家而言,质量的话题实在过于落伍,似乎已经成为中层干部甚至是现场工人的事情。

事实恰好相反,中国质量一直就是一锅夹生饭。中国质量体系,一直就未能正源清本,正面建立根据地。中国工业体系始建于前苏联的156个援助项目,这些分布在各地的项目,就像梅花桩落地一样,确立中国工业的结构体系。在昔日计划体制下的“质量”语境,对于用户的认识,几乎是零。至于设计与质量的关系,则很少被提及。这期间,质量经常被看成是一种时髦或者上进的榜样。

中国质量体系建设,跟国际的接轨,始于1987年开始跟随ISO国际标准,之后1994年有了ISO9000正式版。在1996年机械部发起的机械工业三大战役的时候,“产品质量翻身”名列首位。然而机械部在1998年被解散。质量体系,就像是一盆被仓促震翻的火炭炉,火星四下而去,体系再难说完整。这是一个大干快上的挣快钱的潮流,那是中国制造业的加速度时代,只要有设备,搞制造的几乎没有不赚钱的。ISO标准,已经基本沦为一张郑重而空洞的道具,一如每年新年家门口要贴的千篇一律的对联。

而在2001年之后,中国质量就是跟着全球化的大船,顺风而行,见山开山,见水搭桥,都是应景之作。太多的企业,需要ISO这张证书,来证明质量流程已经符合规范。但实际上,在很多企业,这不过是一种应景性的背板。当标准认证组的人一离开,它们的命运就像高峰会的背板一样,会议之后立刻被撤走。无论如何光彩,生命只有三两天。

这期间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制造商,包括华为、富士康、海尔、格力等,都在质量方面建树颇丰。然而这只代表了个体的崛起,一个群体的质量思维,还没有形成。质量体系,不是简单的标准、计量、认证这些质量基础设施的硬件叠加,而是由工业思维、质量意识、品质荣尊感等工业文化的软实力之和。

而在工厂,质量体系的范畴,则更值得思考。形式上的物化,并不是质量思维的等价物。日本精益生产中的看板,看上去不过是上下工序的物料衔接。站在机器旁边来看,上道工序给下道工序发了一个神奇的筐,正好装满了后者所需要的全部零件。这些表象,根本不是质量体系的要义。看板真正的意义,是在经济学的贡献。后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用户”,为前道工序提供了现金。次品交接,就是断后者财路。只有将现金流的意识(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灌输到产线的每一个岗位,这样的质量体系才是真实有效的。

美国质量大师戴明在日本最大的功绩,就是一套系统原理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他1950年在日本提出“使生产成为系统”的看法,切中了日本早期幼稚制造的要害。只有生产系统是稳定的,才可以谈得上后来的精益系统或者丰田生产方式。日本管理者和工程师,在制造之外,构建了一套质量系统,然后三十年如一日,一板一眼地实行。这才是日本制造真正胜出的原因。

而当下,国际化逆流涌动之地,中国制造需要一种群体质量的提升。“新质量思维”呼之欲出,既有新的数字化技术的加持,更有对质量体系的深度普及,重新熔炼中国制造尚未成熟的质量心智。

JXPSCD1 发表于 2021-6-27 19:03:54

{:1_89:}

peterlovejin 发表于 2021-6-27 23:22:54

{:1_101:}

golfgti 发表于 2021-6-28 06:56:01

謝謝分享

pdcicbt 发表于 2021-6-28 07:40:29

謝謝分享

真心英雄 发表于 2021-6-28 07:53:27

{:1_89:}

billye 发表于 2021-6-28 07:59:18


謝謝分享

叶太平 发表于 2021-6-28 08:13:10


謝謝分享

lyj-2666 发表于 2021-6-28 08:13:39

{:1_180:}

铁托 发表于 2021-6-28 08:29:14

{:1_180:}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林雪萍一问:中国制造,是否需要重塑质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