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Z 发表于 2021-6-29 18:02:49

林雪萍六问:谁是质量之母?

质量从哪里开始?答案往往出乎意料,简单地说,质量从设计师的创意开始,设计是质量之母。

以机床为例,中国与德国机床差距巨大,自然不必说。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差距的距离,在以精度为王的机床产业界却并不清楚。

中国机床的可靠性,一直被业界诟病,成为质量最大的软肋。机床的可靠性,主要就是三个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热特性)在起作用,而机床的切削性能,则主要取决于动态特性。正是这个动态特性,几乎被国内机床界所忽略。这个看似“疏忽”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来自中国缺乏对于基础机理的研究,对机床特性的工程数据库积累不足,从而无法对这些尺寸机型正确标定。工程化经验不足,也没有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撑,这是中国机床界的一个重大缺陷。

在德国,动态特性是机床设计的重点考虑议速。在有着丰富设计与制造经验的德国机床界,一直有来自大学院所各种实验的大力支撑。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机床所,曾经对几十台机床进行一一测试,每台机床测点两百多个,形成德国机床设计的内部指南。而国内机床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机床动态特性基本没有概念,设计机床的时候往往更注重定位精度等静态特性指标。这种观念下的中高端机床,质量自然不容易靠谱。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机床产业居然从来没有国外机床的工程参数数据库,对刚性、频率等事关质量要害的关键参数,基本都是凭着经验办事。设计理念,基本停留在三四十年前的水平。而且,即使知道哪些参数重要,也缺乏计量检测的方法。这让近十年多蹒跚不前的机床界,出现了自我收缩的内卷趋势。当然,也有默默的突破。上海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跟德国机床界合作二十多年,已经建立了可量可测的设计理念和计量方式,对机床的动态性能将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中国机床要改变落后的局面,第一要务就是设计理念翻身。没有设计思维引领,即使零部件的短板补齐,工业强基任务完成了,整机依然造不好。

飞机设计,也是如此。空客在2019年接手庞巴迪飞机后,将原有的C系列改造成A220,但这款130座的飞机,其实跟空客A319的座位数量基本相当。为什么仍然要上马呢?因为A319(130座)是A320(150座)基本型的缩短版。它的优点是研制成本低,但缺点是每一个客座的基本结构重量不如基本型的低。正如GL8商务舱7座,考斯特的10座基本型号也可以改成7座,但运营成本却完全不同。缩短型飞机都是背着一些死重量在飞行,大马拉小车,费用很高。既然A220的设计,是直接专攻细分市场,会使得A318/A319等机型都无法竞争。

这些细节,让人对设计差异带来的产品竞争力大开眼界。一架A319飞机重量近60吨,却会因为20个座位而精打细算,反推设计源头,甚至重新引进机型。

苹果的产品令人惊艳,它的质量感受,总是让用户带着一种陌生感。这背后就是设计师的极限思维。苹果设计师每一次设计,可以说都是对全球制造界出了一道难题。当苹果手机采用铝合金外壳而需要镜面加工的时候,全世界的机床产业几乎没有一家准备好。这种设计理念,将制造推向极限,却让用户意外地惊喜。上通五菱的宏光Mini电动车,作为国内新能源销量第一的车型,到今年五月份,宏光MINIEV上市270天就累计销量破27万台。这背后的设计理念,才是真正的王道。首先它提前预设了“没有补贴也能赚钱”的目标,其次它在试车过程中果断地将定位从老头乐切换成青春迷。销量来源于对用户的深度倾听,设计师的神笔,这才是质量的最高境界。

设计思维,决定了产品的高度。

jason168liu 发表于 2021-6-29 18:15:41

品质之源自设计,这个观念非常赞同!

laker 发表于 2021-6-29 18:47:46

;P

peterlovejin 发表于 2021-6-29 21:59:18

{:1_89:}

charlesjshu 发表于 2021-6-30 00:36:27

{:1_89:}

peterlovejin 发表于 2021-6-30 00:46:57

{:1_101:}

FYWZ 发表于 2021-6-30 04:15:57

{:1_180:}

xiang129 发表于 2021-6-30 05:51:07

{:1_180:}

Lenovo917 发表于 2021-6-30 07:02:45

{:1_180:}{:1_180:}{:1_180:}

wei1394 发表于 2021-6-30 08:13:20

设计是一切的基础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林雪萍六问:谁是质量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