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来质量管理的转变
随着生产的自动化,数据的信息化,质量管理也将面临重要的变革。质量的传统几大模块,如体系、供应商质量管理【含IQC检验】、研发质量管理、过程及出货质量管理、售后服务支持。
目前生产自动化、数据的信息化对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及出货管理面临的影响最大。
供应商质量管理为代表的有VDA6.5\VDA6.3以及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质量模块的搭建,将供应商的整个质量管理系统全部贯穿,而且能够时时监控供应商的质量数据系统,从供应商质量开发到产品寿命的终结,都能在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模块中得到监控。因此,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从原单一的SQE角色演变成精通各种质量管理的角色。
过程及出货管理将随着过程质量数据系统【MES系统、追溯系统】加上设备的数据系统,将设备的参数监控、设备检验数据、设备保养数据上传至MES系统,从而将以往的过程管控转变成后台数据监控,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加上SPC工具的全面应用,预警线和规格线的同步使用,将以往的过程监控上升到全面的过程预防,让过程品质工程师变成无用武之地。强大的设备自动检测,全面的取代人工检查,将过程及出货管控逐渐演变成设备导入的质量管控和后续的设备质量维持之管控。
最终研发质量管理工作将成为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将会占到质量管理的40-60%;而供应商质量管理将占到质量管理的20-30%;
体系未来有可能出现第三外包管理的模式,包括体系的搭建、体系的监督、体系的运行都将出现外包管理方案;
售后服务未来面临的大幅度的缩减,目前中国的质量水平从几千PPM走向单位数PPM的水平,预计10年后将会走向PPB的水平,因此客服会缩减。
因此个人认为:未来质量管理的核心在研发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流管理、设备导入及设备维持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走向第三方外包可能性比较大】。 以现在汽车行业的部分安全件生产过程来看,已实现所谓的生产自动化和数据的信息化多年并普及化了,作业员在生产线上基本上只负责放零件和取成品,中间过程基本上是机械手加自动检测、记录;对零件的部分关键特性数据也从下级供应商导入(发货时需同步提供每件产品的,与条码一一对应),并在成品生产过程中自动导入到生产线(部分数据需每件与现场再次测试的数据对比,需保证在测试偏差范围内,否则也按不合格报警),这种生产过程已非常成熟。但很遗憾的是,专职检验员并没有少,与作业员相比的比例还在上升,而且因设备自动化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比例增加也多,SQE和开发质量人员同样增长明显。所以,从这些年看,质量管理人员实际上是增长的,特别是工程师增长非常明显。
质量管理的职能向整个供应链延伸,也可以说是转变,不同公司的难点不同而会策略不一样,自动化后,问题只是从人为问题变成了设备方面的问题,信息化基础数据更多,但数据再多也是挂一漏万,问题总会出现在漏掉的那部分,类似现在摄像头、DNA这类技术越来越牛,但警察、城管人员好像也没有少。因此,个人看,需要的质量职能方面工程师可能比例会更高,招人还会更难。 说得好,传统的单纯检验工作,预期大量的消失,交由产线负责。品质人重点方向是研发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顾问的角色,这些要求综合能力比较强,涉及面广,相应的待遇也会比较高。 关于这个顾问的角色,我时常也在想,当一个人勤勤恳恳地工作一个领域二三十年,基本上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对各个流程的风险点都能有清晰的认识,这些经验投入的一些企业里面,能降低不少风险,这些也是巨大的价值。 谢谢分享 很有启发
我最近就一直再考虑未来的工作思路
1111 {:1_180:}{:1_180:} 謝謝分享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