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料质量月度合格率问题
各位大佬:公司品质把制程发现的产品问题和来料合格率统计在一起做月度来料批量到货合格率。这样合适吗?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统计目的:公司品质部门统计产品问题和来料合格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是评估供应商的绩效,那么将两个数据合并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来料批量到货合格率通常只关注供应商的交付质量,而产品问题可能不仅与供应商有关,还可能与公司的制造过程或其他因素有关。
数据准确性:如果公司将产品问题和来料合格率统计在一起,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如果产品问题是由于制造过程或设计问题导致的,那么将这些问题纳入来料批量到货合格率的统计中可能会低估供应商的绩效。
报告受众:如果报告是提供给管理层或供应商管理人员,需要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对他们有意义和有用。如果报告受众只关注来料批量到货合格率,那么将产品问题统计在一起可能会使报告难以理解。
综上所述,如果公司的统计目的是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并且数据准确性和报告受众的要求得到满足,那么将产品问题和来料合格率统计在一起可能是合适的。但如果以上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那么将两个数据分开统计可能更好。 制程发现的产品问题:可以明确是供应商问题吗?
如果明确是供应商问题,可以说:合适 {:1_180:} 我相信 品质统计的 制程不良的 一部分 不良是来料不良;算进了来料 这本来就是对的。 如果不是来料不良,生产过程造成的不良算到来料就不对。你这种情况一定是,制程过程中发现的来料不良,算到来料完全OK。 合理
但是,你们的计算公式是不是合理我就不知道了 统计的是进货批次合格率,过程中发现的来料不良怎么统计进去,如果跨月了,如何计算?
来料不良,我们是分进货检验时发现的不良,制程过程中发现的不良,还有客户处发现的不良。这些都归类来料不良。 主要是不良识别问题。 {:1_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