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key 发表于 2025-1-7 19:46:58

{:1_180:}

kellyz 发表于 2025-1-7 20:31:49

{:1_180:}

消失的青春 发表于 2025-1-7 21:14:02

特殊过程应进行确认,并编制特殊过程确认报告。确定的时间间隔、确认的内容等。

drcnc1020 发表于 2025-1-7 21:42:36

看了前面几个,要是遇到个较真的组长,呵呵……

“纠正”是指把发现的问题消除了,如果在材料上发现问题就改材料,产品上发现问题就改产品,有工作没做就赶紧补,如果涉及已交付用户或者下游的产品,还得追溯对质量的影响。
划重点:如果不是说程序文件或者制度文件有问题,不要在这里改文件改制度!

“原因分析”是指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这个向上来自于问题本身,向下会引出“纠正措施”要消除这个原因让类似问题不再重复发生,所以这个原因分析要准确、到位。装发和新时代最忌讳仅仅“理解不深”或者大量出现理解不深,虽然我们知道单位里有章不循有文件没执行没做到太常见了,但是我们不能在整改过程中大量出现或者光秃秃地出现“理解不深”,因为这样直接暴露质量意识差、培训不到位、质量文化缺失等问题,如果十个整改出现三个光秃秃的“理解不深”,那妥妥的大面积存在质量宣贯不到位,背后的问题就不好说了,整改材料肯定被装发打回来(主要是新审、扩项、延续等装发主导的承制审查,新时代的年度监督或许能放过)。
因此这个地方我们要发掘问题表现的背后,一般而言,LZ这个问题可以归结到“工艺评审具体要求的明确是否有程序文件或者进行规定”(工艺评审一般是可以有单独程序文件的,如果没有就补)或者“设计开发过程控制有关的程序文件是否对工艺评审具体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新产品试制必须工艺评审,这里可以引用工艺评审也可以详细展开)。
如果这个原因涉及的程序文件没有讲清楚,那就好办了,原因是文件规定不清,纠正措施就是1)改文件、规定清楚、落实责任,2)相关人员培训(较真一点的还会要求附上有效性评价的证据如考试纪录等)。
如果原因涉及的程序文件已经讲清楚了要做什么、怎么做,单纯就是写材料的人没执行,那也可以归结到程序文件中“虽然规定清楚了,但是责任没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这样也能回归到改文件+培训的思路。
如果程序文件非常完备(一般不会),那也可以把原因分析到”要求写这份材料《XX工作计划》“的程序文件或者作业指导书上,可能是这份文件对材料的具体要求规定不到位等等,继续改文件+培训。
如果都不是,你就想把责任扣这个人头上,就是这人有章不循,那建议最好再发掘一下,比如新员工、新换岗、新承担类似项目等,总之不要把质量宣贯、质量培训的回旋镖砸质量部门头上。
最后”举一反三“,一定要写查了其他哪些项目!而且要落在”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活动“上,落在各类工作计划、大纲、方案是否对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活动做出明确规定上。比如查XX试制计划、XX设计开发计划等等,列个清单,查了哪些,有么有问题。一般建议不要所有的举一反三都没问题,这样太假,也不要全是问题,这样容易拔出萝卜带出泥,越描越黑。两种:1)其他类似不符合项整改,涉及的问题可以在这里重复体现,反正也整改了,见证材料见附件X-X,2)找个没什么影响的缺,最好是同类的、由前面同一个原因引起的,补一补,附上整改材料。

大晚上随手刷到了这个问题,凭印象回答的,也没有翻军标啥的,不保证一定正确,权做抛砖,如有大佬觉得不对,恳请批评指正!

510389 发表于 2025-1-8 08:03:20

{:1_180:}{:1_180:}{:1_180:}

maijie 发表于 2025-1-8 08:12:33

感谢分享

yangpengjian 发表于 2025-1-8 08:36:49

{:1_180:} 杠杠滴

等暴富呢 发表于 2025-1-8 08:44:22

学到{:1_89:}

迟到的小猫咪 发表于 2025-1-8 09:41:54

{:1_180:}

lixuewei 发表于 2025-1-8 10:07:14

drcnc1020 发表于 2025-1-7 21:42
看了前面几个,要是遇到个较真的组长,呵呵……

“纠正”是指把发现的问题消除了,如果在材料上发现问题就 ...
{:1_89:}虽然写得很多,没去仔细看!但一看有这句“最忌讳仅仅“理解不深”或者大量出现理解不深”,就知道是实践出真理,标准理解、质量意识这些分析忽悠忽悠国标得行,JB可不行。按兄台的指示整改,不会有大的问题!楼主注意甄别,珍重!:lol;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新时代不符合项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