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aghj
发表于 2025-1-18 08:01:42
学习了
gxs7070
发表于 2025-1-18 08:06:22
{:1_180:}{:1_180:}
CZQ18814302809
发表于 2025-1-18 08:09:14
micromax 发表于 2025-1-16 16:19
学习资料,S1 遏制措施.pdf
{:1_180:}
xulin599323347
发表于 2025-1-18 08:09:20
原因分析:
1. 审核人员对标准理解不透彻:审核人员未能准确把握 9.2.2.3 条款的要求,导致打分不准确且未涵盖产品设计部分。
2. 审核计划不周全:制定的审核计划存在缺陷,没有明确将产品设计部分纳入审核范围。
3. 缺乏有效的审核方法和工具:在审核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估组织实际情况。
4. 沟通不畅:审核团队内部以及与被审核部门之间沟通不足,信息传递不准确,影响审核结果。
纠正措施:
1. 对审核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 9.2.2.3 条款及相关标准的培训,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理解能力。
2. 完善审核计划:重新修订审核计划,明确将产品设计部分纳入审核范围,并详细规定审核的要点和方法。
3. 引入或优化审核方法和工具:采用更科学、有效的审核方法和工具,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 加强审核团队内部以及与被审核部门的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审核前充分交流,审核中及时沟通问题,审核后进行总结反馈。
5. 重新进行过程审核:按照修订后的审核计划和方法,对相关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审核。
6. 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再出现类似不符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