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APQP “入门” 的第十二人
本帖最后由 臭要饭的 于 2025-3-18 21:48 编辑这是一个关于APQP系列话题,在此系列中我将就APQP的一些内容谈谈个人看法。
新版APQP在“基础”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说法“入门”(Getting Started),并增加了“采购”这一新的要素。数量也从10个增加到11个。
如图所示(含图片内信息):
图片中为何多出第12个“管理者的作用”?依本人看,理由如下:
1. 首先归咎于质量管理原则中的“领导作用”:(最高/各级)管理者是推动企业/职能部门或事业部的内驱。
以下五个因素为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过程提供了基础:a) 领导承诺和积极参与b) 相关员工及其代表的参与c) 商业道德和合法性d)采用系统的、全面的过程来确保有效性和持续改进e)可持续发展和融合
2. 前四个阶段均有“管理者支持”(输出)
前四个阶段均辅以“管理支持”作为阶段输出,强调管理者的支持,如确认策划、资源支持和对“敞口问题”的关注。
3. 项目管理中的“节点(阶段)评审”技术应用
新版中明确了六个“节点”(对应于阶段的里程碑)评审的作用。作为节点评审后的支持,手册提供了以阶段输出物为主要方向的确认框架(最终由管理者签发)。节点评审是项目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在PMBOK 7和PRINCE2中均有提及。
[*]PMBOK7 在指南部分“2.3.5 生命周期和阶段的定义”章节指出:项目阶段通常设有阶段关口,以便在进入下一阶段之前检查是否已达到预期成果或满足当前阶段的退出标准。退出标准可能与可交付物、合同义务、满足特定绩效目标或其他有形措施的验收标准密切相关。
[*]PRINCE2 在“第18章 阶段边界管理”中给出了如下流程。
APQP“节点管理”体现了对项目阶段工作完整性、项目进度如期、项目偏差等一系列可能存在风险的掌控,这都无法脱离管理者的支持。
基于以上理由,建议将将“管理者作用”作为“入门”的第12人吧。
这个比较好理解,对APQP更深的理解了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1_89:}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1_180:} {:1_180:}{:1_180:}{:1_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