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GY1001 发表于 2025-5-13 10:16:48

关于控制计划的几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ZNGY1001 于 2025-5-13 10:23 编辑

问题1:生产反应A+B→C,C+D→E,其中ABD魏原料,C为中间产品,E为最终产品,那么在过程中需要测量C的含量。这个属于过程特性还是产品特性?


问题2:控制计划中的某一个工序,此工序中仅有产品特性控制,没有过程特性控制,是否合理?

badboy0133 发表于 2025-5-13 11:27:44

問題1: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同時涉及兩者,但更傾向於將「C的含量」視為「產品特性」(特指中間產品C的特性),同時也是一個關鍵的「過程結果指標」,其測量和控制是「過程特性」的一部分。
以下是詳細解釋:

產品特性 (Product Characteristic):
C 本身是一個中間產品。 既然它是產品(即使是中間階段的),那麼它的物理、化學性質(如含量、純度、濃度、粒徑等)自然屬於「產品特性」。這些特性直接關係到 C 是否合格,以及能否順利進行下一步反應(C+D→E)並最終得到合格的最終產品 E。
可以將 C 的含量視為中間產品C的關鍵品質特性。
過程特性 (Process Characteristic / Process Parameter):

測量C的含量是為了監控和控制 A+B→C 這個反應過程的有效性。 C 的含量高低直接反映了第一步反應的轉化率、效率以及是否存在副反應等過程情況。
從這個角度看,C的含量是一個過程的輸出結果/績效指標。為了確保這個輸出結果(C的含量)在目標範圍內,您可能需要控制一系列的輸入參數/過程參數(例如原料A和B的配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催化劑用量、攪拌速度等)。這些輸入參數才是典型的「過程特性」。
可以說,「對C的含量的監控」是過程控制策略的一部分。如果C的含量偏離目標,就需要調整影響第一步反應的那些「過程特性/參數」。

總結來說:
C的含量:其本身是中間產品C的一個關鍵品質特性。
測量C的含量這個動作及其結果:是監控和評價 A+B→C 這個化學反應過程是否受控和有效的關鍵手段。C的含量可以被視為一個重要的過程產出特性 (Process Output Characteristic) 或 過程結果指標。
控制C的含量:通常是通過調整 A+B→C 反應過程中的各項過程參數/過程特性(如溫度、壓力、時間、投料比等)來實現的。

在實際應用中(例如在FMEA或控制計劃中),您可能會這樣區分:
產品特性(針對中間產品C): C的含量 (例如:濃度 ≥ X%, 純度 ≥ Y%)
過程特性/參數(針對反應步驟 A+B→C): 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原料A的加入速率等。
監控方法: 在反應結束後或特定時間點取樣,測量C的含量。這個測量結果會被用來判斷中間產品C是否合格,以及反應過程A+B→C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因此,雖然C的含量描述的是一個「物品」的屬性,但在生產流程中,它緊密關聯到前續工序的表現,是前續工序產出的直接結果,也是後續工序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輸入。

問題2:
通常情況下,一個工序的控制計畫中僅有產品特性控制而完全沒有過程特性控制,是不太常見的,也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但並非絕對不合理,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合理或被接受(但仍需謹慎評估)?
1.極其簡單且高度穩定的工序: 如果一個工序非常簡單,歷史數據表明其過程極其穩定,幾乎不會出現波動,且其產出的產品特性變異極小,偶爾的產品特性抽檢就能充分保證質量。例如,一個非常成熟的、自動化的切割標準長度的工序,如果設備精度極高且維護良好。
2.產品特性即是唯一的關鍵輸出且易於全面檢測: 如果該工序的唯一目的是達成某個特定的、易於且適合100%檢測的產品特性,並且該產品特性本身就能完全代表工序的成功與否。例如,一個打孔工序,如果唯一的要求是孔是否存在,並且可以100%快速檢測孔是否存在。
3.過程特性難以測量或控制,或與產品特性的關聯性極強且同步: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過程參數非常難以實時監控,或者產品特性本身就能即時、全面地反映過程狀態。
4.極低的風險和影響: 如果該工序的失效對後續工序、最終產品或客戶幾乎沒有影響(風險極低),組織可能會決定簡化控制。
5.服務行業的某些環節: 在某些服務過程中,關注點可能更直接地放在服務交付的結果(可視為「產品特性」)上,而過程中的某些「特性」可能較為隱性或難以標準化量度。

為什麼說「可能存在潛在風險」?
滯後性: 完全依賴產品特性控制是一種「事後檢驗」,問題發生了才知道,缺乏預防性。
缺乏過程理解: 如果不監控過程特性,可能會對過程的實際運行狀態和潛在變異缺乏深入了解。
變異的來源: 當產品特性出現波動時,如果沒有過程特性的數據,很難判斷是來自於特殊原因還是普通原因的變異,不利於持續改進。
依賴檢驗: 過度依賴檢驗來保證質量,而不是通過穩定的過程來製造質量,這不符合現代品質管理的理念。

gxs7070 发表于 2025-5-13 10:21:46

:):)

dqs123 发表于 2025-5-13 10:25:02

还是产品特性

ajhxh 发表于 2025-5-13 10:44:41

1.产品:最终品能看的见均为产品 ;
2.不合理,产品的好坏由过程决定。

114729789 发表于 2025-5-13 11:00:19

进来学习的

32981553 发表于 2025-5-13 11:13:10

{:1_184:}{:1_184:}{:1_184:}

sun-ch秋枫 发表于 2025-5-13 11:15:03

问题1:属于产品特性;问题2:仅有产品特性控制,没有过程特性控制的产品很多,应是合理的。

golfgti 发表于 2025-5-13 11:16:23

ajhxh 发表于 2025-5-13 10:44
1.产品:最终品能看的见均为产品 ;
2.不合理,产品的好坏由过程决定。

贊同

keyf 发表于 2025-5-13 13:23:47

正常来说只有检验工序可能只有“产品特性”,制造过程再怎么说都有控制的4M要素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控制计划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