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行改善提案制度
很多公司都有推进改善提案的经历吧,可能不同的企业叫法会有所不同,我们公司称之为“合理化建议”、“金点子”,这种改善都是现场的小改小革,并不会占用太多的资源。一般来说企业会对富有建设性意见的提案给予一定的奖励,记得有段时间,工程技术人员经常待在办公室里写,多的时候,每月能领到1000元的现金奖励。由此掀起了一波热潮,但随后也引发一个问题,到底是提案越多越好,还是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呢?一方面,提案越多,说明参与人员越多,人员积极性越高,提案的质量可能就变差,容易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注重提案质量,参与人员就会减少,大家对提案都敬而远之,我想大多企业都有改善提案制度陷入两难的境地的尴尬局面吧。对于这样的障碍和问题,如果一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改善提案制度本身就会沦落为一个空架子,停滞不前或者被废弃。如何推行这项制度呢,下面说说个人的看法。一、营造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的氛围。改善不分时间和地点,任何与工作相关的、存在问题的事项都可以被讨论,这样才能激发广大群众的想象力、创造力。要做到这点,需要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领导层面需要有开明的思想,任何当前暴露的问题,都是为了更今后的进步。说一个当年我经历的事吧,公司向全员征求合理化建议,我发现公司会议室电脑office软件版本不统一,偶尔会发生会议中资料打不开的情况,由此我建议主管部门对软件版本进行统一规范。按理说这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处理起来也简单,但随后我就接到相关部门直接打来的电话,责备我说,有意见就当面提,不要写出来,高层领导看到会责怪他们。唉~
二、换个角度看待改善提案。企业一般的做法是看到一份提案,专家觉得有价值,可以实施,就保留它。我认为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就是要关注当前提案所反映出背后的问题(特别是大量的改善提案都指向同样的背景原因时),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才是评审专家要特别注意的。
三、注重及时性。改善提案的提交、评比、公示以及奖励的发放是一个冗长的过程,特别是对大公司而言,但现场改善的效果是及时的,我们需要消除或减小这种时间差,让现场人员体会到改善带来的好处。
四、注重改善成果的推广。改善成果要通过现场验收,要经得起检查,改善成果还要得到有效地推广,特别是改善思路,能给人启发。 个人觉得奖励可以和收益以及节约的成本挂钩
小改善小收益,大改善大收益
不过这样财务的核算就又是一个新问题:lol:lol:lol 总是觉得写得不全面,请大家给点意见。 {:1_180:} {:1_180:}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1_180:} {:1_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