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大家一起头脑风暴,改善对策有哪些?
这个产品的挡肩尺寸大了,因为我们用的卡爪千分尺测量手法不标准,每个人的手稍微抖动一下,测量的尺寸就变化了。要求是40负10个丝,等产品发到客户那里,反馈回来尺寸大了5个丝。我们现在已经制作了新的量具来量这个活,并要求测量手法标准。但是,感觉测量手法不标准、量具操作困难这两条不是根本原因,觉得这批活试制转量产,没有申请去打三坐标才是根本原因,因为在新品、新量具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是有必要去打三坐标的,可是领导说打三坐标在外面打,麻烦,需要大量的经费,质量部承担不了。所以想请各位一起帮忙分析下有没有其它的根本原因和改善对策,想找个第三选择,多谢! 本帖最后由 奔跑的虾米 于 2021-8-13 10:53 编辑题主你好, 根据你的描述,产品测量项点为40(0/-0.1)的外档类型尺寸,公差还是相对较为宽松的,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上三坐标,三坐标受限于产品的取点不同,会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当然也可以编制三坐标自动检测程序来提高检测精度,但是被测面的平面度、平行度这些因素都会被三坐标自己考虑进去,多少还是会影响测量结果的;此外三坐标测量成本较高,而且也麻烦。
从图片上看题主家使用的这种异形外径千分尺跟我家使用的内径千分尺结构相似,这种尺子有个大问题就是很容易出现松动间隙,不同的人测量结果会来去很大(0.01~0.03之间都有),
可以建议使用公法线千分尺、带钩台的数显深度尺或者用等高块将产品垫高用带表数显高度尺测量都可以,这样准确度也不错,测量效率也高,
但是手工测量都有几个通用前提:
1. 量具本身要定期委外或者由内部有校准资质的人员定期校准;
2. 测量方式尽可能与客户方面统一,如果不能统一,尽量在打样期间识别出量具测量的误差,明确以谁的数据为准(误差要带入测量结果);
3. 产品与测量量具尽可能保证恒温;
4. 内部建议申购两套块规,一套0级,一套1级,委外第三方鉴定以后0级存档不使用,1级作为质量部测量产品时的校准基准;
以上所有的信息最好是在客户前期审核时让客户知晓,一般客户也会关注到这些东西,反正就是多跟客户沟通,尽量做到信息对等,
以上是从防止问题产品流出方面提出的几点建议;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排除产品本身是否存在退拔,刀具角度问题,装夹问题,机床精度问题等等,
因为排除问题产生的原因优先级要高一点,毕竟得先等生产做完以后你们质量部才能检,
对吧。说的有点碎,排版也差,题主你将就着看看吧。。
做个通止规呢 你们测量的工件尺寸和客户测量的尺寸相差5丝,在测量手法、量具使用方面是要与客户达成一致,不然无法界定谁测得准确。工件测量的时间是否合理,如刚刚加工完(热态)和放置一段时间(冷态),这2个时间段测量的尺寸还是有些差距的。 单方向上的尺寸(如长宽高),产品结构如果没有遮挡量具的话,没必要用三坐标。三坐标多用来测形状公差,如平面度,轮廓度,同轴度等等。 无论是三坐标还是千分尺,你分析的是流出原因。不良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改善也要针对产生和流出根因去做,除非你100%全检,即可承认无法从产生的根因做改善的事实。 如果測量面是平的可以做一圓柱測量輔助治具,把產品放在上面,再用高度尺來測. sam_leung 发表于 2021-8-12 15:04
单方向上的尺寸(如长宽高),产品结构如果没有遮挡量具的话,没必要用三坐标。三坐标多用来测形状公差,如 ...
我也在找根本原因,所以头脑风暴啊。 感觉只是一个普通的尺寸,只是取数的时候有点难。 {:1_180:} 溺水的鱼 发表于 2021-8-12 16:58
你们测量的工件尺寸和客户测量的尺寸相差5丝,在测量手法、量具使用方面是要与客户达成一致,不然无法界定 ...
我也建议是和客户先把误差算进去。这样会比较合适。技术问题,就看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