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3768745 发表于 2024-1-28 16:41:36

做测量系统分析遇到的问题

做GRR分析时,方法:均值极差法,其中估计总体标准差,计算时需要查表确认d2值,进而计算k值。可以查询d2值需要用到“子组容量m"与”子组数量g",这两个之间什么区别?EV、AV、PV三者中的子组容量与子组数量分别代表的什么?如下讲义截图:

海泉 发表于 2024-1-28 21:57:58

关于MSA中K1/K2/K3系数的计算,K1/K2/K3与d2*的关系
想知道K1/K2/K3怎么计算,先要知道K1/K2/K3与d2*的关系,其实两者是倒数关系,也就是K1/k2/k3=1/d2*,然后查d2*的特性表,找到对应的值即可,特性表里面横纵坐标为m(Subgoup Size)和g(Number of Subgoups),简单梳理下来源:
1.K1 对应的m=测量次数,g=零件数*人数;
2.k2 对应的m=人数,g=1(1组测量人数);
3.K3 对应的m=零件数,g=1(一般都为1)极差个数

samtang 发表于 2024-1-29 07:48:26

{:1_180:}

huagangf 发表于 2024-1-29 07:50:49

感谢分享

billye 发表于 2024-1-29 08:04:15

感谢分享

叶太平 发表于 2024-1-29 08:06:14

感谢分享

114729789 发表于 2024-1-29 08:10:14

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1_184:}

efa1188 发表于 2024-1-29 08:10:16

谢谢分享

16603768745 发表于 2024-1-29 08:13:10

海泉 发表于 2024-1-28 21:57
关于MSA中K1/K2/K3系数的计算,K1/K2/K3与d2*的关系
想知道K1/K2/K3怎么计算,先要知道K1/K2/K3与d2*的关系 ...

我感觉K2对应的m应该为组数,不知道对不对。

泛舟吴楚 发表于 2024-1-29 08:19:00

本帖最后由 泛舟吴楚 于 2024-1-29 08:45 编辑

EV、AV、PV本质上是计算标准差
根据SPC手册里的规定:西格玛=R/d2
这里定义K=1/d2
即 西格玛=R*K1或K2或K3
然后,分别计算EV、AV、PV
计算时,EV、AV、PV的子组容量与子组数量不同
关键是看产生这个极差的子组容量与子组数量是多少


EV: R值来源于10*3组数据,子组数量g=零件数*人数=30;每组3个数据,即每个样品测试3次,子组容量m=测量次数=3;
AV: R值是3个人均值的极差,R值来源于1组数据,子组数量g=1;组内3个数据,分别为3个人测试的均值,子组容量m=评价人数量=3;
   评价人的变差包含在EV中,所以要减去EV的一个分数
PV:R值是10个样品的均值的极差,R值来源于1组数据,子组数量g=1;组内10个数据,分别为10个样品的均值,子组容量m=样品数量=10。

按照这个去d2表里找对应值。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做测量系统分析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