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报告怎么开?这九个问题需要注意!
在审核中,不能遇到不符合都开具不合格报告,特别是那些显而易见和易于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些口头提出马上就可以完整改的,如质量记录有几页缺少了负责人的签字,就不一定开具不合格报告。如果不合格报告开得过浅,就可能使审核的书面报告失去处罚,包括扣分、扣款、点名批评等。这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习惯做法,似乎奖罚分明,但也是对审核抽样风险性的挑战,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不公正。面对这种情况,审核员不宜直接干预,但可以在与领导交换意见时希望其借鉴西方的管理理念,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如果不合格报告开得过滥,会使受审核方产生“虱子多了不咬人”的感觉,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对纠正措施的重视程度。便如,某企业的内审共开具了36份不合格报告,而其中有8份都是记录漏签字。其实,这8份不合格报告可以“合并同类项”后,开成一张。当发现不合格较多时,可开可不开的以不开为这宜,而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充分与受审核方交换意见。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的、要害的问题,以及具有方向性和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开具不合格报告。 感谢分享 开与不开这个度不好掌握 {:1_180:}{:1_180:} {:1_180:}{:1_180:}{:1_180:} 感谢分享 {:1_180:}{:1_180:}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1_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