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field 发表于 2024-10-20 09:51:09

压力测试的保压时间

有个零件,有压力测试要求,技术规格规定,在打压到一定压力之后,再保压120秒,然后看一下在这120秒内的压力变化值。


如果在这120秒内,压力变化值,不超过规定值,那就认为压力测试合格。

供应商会这样做,不一定保压120秒,可能只保压60秒,他们说如果会泄漏,一开始就会泄漏,而不用等到120这么久。

供应商这样的说法,应该怎么反驳,才比较有理有据呢?让供应商心服口服。

kamire 发表于 2024-10-20 20:08:51

你这个逻辑有问题,
技术规范是基本要求,供应商你接这个订单就是要做到,做不到你就不要接这个单。要讨论技术规格供应商需要和设计单位讨论,如果供应商赢了那就是修改图纸或者技术规格,如果不被接受,那么要么不要做要么提偏差申请。作为Q,通常你并不是去和供应商讨论技术规格的正确的窗口,你让他们找正确的人去。
另外补一句,什么“心服口服”,那简直是小朋友的天真思维,供应商做生意是“利”字当头,120秒比60秒多了一倍的测试时间,效率低了一半,同时还有更大的几率被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就算知道你是对的,是黑猫他们也会想办法说成是白猫,你让他们多掏钱怎么可能还会“心服口服”?干个SQE还以为是在学校教书啊,让别人心服口服,这种思维会吃大亏的。

质量圈 发表于 2024-10-20 11:51:27

管他怎么说,咱只照章办事,按要求测试,拿数据说话就好。即使一万个相信供应商,数据记录还是要有,报告还是要写。
数据好,皆大欢喜。
数据不好,那自然就心服口服

kamire 发表于 2024-10-21 12:34:05

datafield 发表于 2024-10-21 09:18
从Q的角度,肯定是要按按技术规范、检测规范的;
供应商确实也会从成本、从利润的角度,能省则省,明着省 ...

再说一次,不是说SQE没有做供应商发展的职能,而是说你这个SQE自己要很清楚流程,自己要懂得该如何去做,如果你再技术很强,那就更好了。
SQE能教给供应商的,不仅仅是技术,要比技术,通常你再嘴巴厉害,也比不上自己的研发和供应商的工程。SQE能引导供应商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从流程上,从做事方法上,把事情一开始就做对以及控制风险。我们讲的流程图,FMEA,CP,APQP,PPAP都是在做这个事情。
所以如果SQE自己都不能认识到正确的流程以及有能力去把正确的做法传递到供应商那里同时促使他们标准化以及举一反三,那么这个SQE我认为是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成长的

对方无法显示 发表于 2024-10-21 11:27:47

坏球了!这技术要求 供应商压根就没理解。
保压120S并观察压力变化值这是测泄漏量。
保压60S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检查,确认有没有泄露的而已

bigmouth_zhang 发表于 2024-10-20 14:32:24

也可以啊,如果120秒不能掉0.2MPA,改60秒不能掉0.02MPA

njkiller 发表于 2024-10-20 17:15:42

自己测试一下呗

denisyan 发表于 2024-10-20 20:44:47

测试验收标准不能随便改,要变就要变测试大纲,一系列审批流程。

小冰鱼 发表于 2024-10-21 08:42:37

质量圈 发表于 2024-10-20 11:51
管他怎么说,咱只照章办事,按要求测试,拿数据说话就好。即使一万个相信供应商,数据记录还是要有,报告还 ...

{:1_89:{:1_89:}{:1_89:}

datafield 发表于 2024-10-21 09:18:02

kamire 发表于 2024-10-20 20:08
你这个逻辑有问题,
技术规范是基本要求,供应商你接这个订单就是要做到,做不到你就不要接这个单。要讨论 ...

从Q的角度,肯定是要按按技术规范、检测规范的;
供应商确实也会从成本、从利润的角度,能省则省,明着省暗着省;

但有时供应商不管是装糊涂还是真不懂,SQE有时都不得不起到引导、教导的作用,要让供应商“意识”到,压力测试的保压时长的要求,就像盐雾测试时的时长要求,是一样的。假如要求盐雾测试120h,那就要看到了120h的腐蚀情况,而不能说“要腐蚀一开始就腐蚀,不用等120小时”。

夜空星 发表于 2024-10-21 09:21:49

{:1_180:}

flyerchang 发表于 2024-10-21 11:00:48

kamire 发表于 2024-10-20 20:08
你这个逻辑有问题,
技术规范是基本要求,供应商你接这个订单就是要做到,做不到你就不要接这个单。要讨论 ...

我觉得也是这样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压力测试的保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