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控制图与控制图的冲突---请教
最近在学习 预控制图,里面有一个案例,说明对同一个过程,预控制图和控制图有相反的判定。一个产品,其公差规格是31~45,图片提供了一段时间内对该参数定期抽样的平均值-极差图。(每组样本为10个产品)从控制图上看,点子有超过控制界限的部分,因此按照控制图的理论,该过程是不受控的,需要对过程进行干预。但如果按照预控制图的逻辑,这个过程非常好,其CPK=1.92,无需任何干预。我自己按照此平均值-极差图模拟了测量数据,计算出的CPK的确是在2左右。所以在这里有些迷惑了,为什么这两种图得出完全相反的两种结论。还望有懂预控制图的大神解答一下。
没有了解预控制图的大神吗? 没听过 1、CP、CPK和PP、PPK的区别,虽然计算公式一样,但是标准差的估算方式不同,前者是用极差平均值估算(还有方差估计,以及合并标准差估计),后者使用数据的总体标准差S估计。
2、从图中来看,过程显然不受控,并不符合计算CPK的条件(或者是过程理想状态才能达到的能力),应计算PPK,然这时标准差要用样本总体标准差S来估计,即PPK,楼主有具体数据可以算一下
网上看了一下,预控图,实际是讲公差范围依据正太分成三个区域,3α到6α。所以,在出现超出3α就开始预警。 reek 发表于 2018-5-8 13:58
1、CP、CPK和PP、PPK的区别,虽然计算公式一样,但是标准差的估算方式不同,前者是用极差平均值估算(还有 ...
PPK很低,0.5吧。不过为什么控制图和预控制图会得出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呢? 1、楼主理解有误区,并不是CPK=2,过程就不需要干预,而是先对过程进行控制,当过程稳定受控,才会进行过程能力分析,计算的CPK才有意义。预控图不稳定,计算的CPK再高,也没有实际意义。
2、控制图分为两类: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前者是指调整过程,消除特殊因素,使过程受控,当过程受控,CPK等达到顾客要求后,即可以将分析用控制图延长,将实际点输入,观察是否超出控制线,变为控制用控制图。
3、其实结论并不相反,PPK=0.5远小于CPK=2,说明过程受特殊因素影响非常大,过程必然不受控,与控制图显示的结果一样。 :) :) reek 发表于 2018-5-8 16:21
1、楼主理解有误区,并不是CPK=2,过程就不需要干预,而是先对过程进行控制,当过程稳定受控,才会进行过程 ...
按照SPC的理论,的确是不受控的。但是按照书上作者所说,这条产线在这种状态下已经生产了非常长的时间,上万的产品。从后端的结果反馈看,都没有不良产生(客户投诉)。因此这样一个过程,有必要去加以调整(让数据受控)吗?还请帮忙进一步解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