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协会(www.PinZhi.org)

 找回密码
 加入协会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回复: 19

内审顺序在体系落实中各情况下选择的讨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6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新会员

Rank: 1

积分
17
品质币
0
职位
1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体系工程师,最近在编写年度审核方案。首先,公司的体系管理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我正常做内审,是先从标准出发,查体系流程是否健全,然后遵照程序文件、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查过程是否受控,产品审核其实我并没有实际参加。今天看到一个说法:先从产品审核出发,拿着产品审核发现的问题反推过程缺陷,再由过程缺陷去探讨流程漏洞。在大公司旗下子公司,最高领导思想上重视体系行动上支持不足,各部门负责人感觉体系麻烦但有事就得体系上的情况下,哪条路更有利于慢慢推动体系落实程度。
1. 问答、交流探讨的帖子,回帖时,请不要发纯表情等无价值回帖,无意义,太多了影响用户体验,经常这样账号会被扣分甚至禁号的;
2. 品质协会是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所有资料和内容归作者和版权方所有,需要正版标准、资料的请去相关的官方网站等平台购买。

0

主题

56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8
品质币
2522
职位
7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两层皮,就不要想那么多啦,体系工程师自己是改变不了公司太多的,我相信很多做体系的都深有感触,把工作重心放在以外部认证或客户审核为导向吧,认证和客户审厂顺利通过你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再说回审核方案,一般审核方案的策划上,把制造过程审核放在体系审核的前面,产品审核放在制造过程审核的前面,然后公司整体内审都是在本周期最后一次管评之前,一般这样应对认证审核在逻辑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5

主题

494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1064
品质币
10565
职位
体系工程师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石岩街道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审核会有问题点?你这个说法感觉很不靠谱啊
人在广东已经漂泊十年

5

主题

31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69
品质币
833
职位
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审核你能看出问题,他就不是产品审核了

41

主题

1487

回帖

1

精华

品质协会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60
品质币
6012
职位
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审核一个体系能懂?

1

主题

16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新会员

Rank: 1

积分
17
品质币
0
职位
6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体系工程师 于 2025-4-11 08:37 编辑
quanhui1990 发表于 2025-4-11 08:17
产品审核会有问题点?你这个说法感觉很不靠谱啊

初看我也感觉不靠谱,产品审核要是有不合格,就不是问题点了,不良流出,那属于系统性失效了,所以产品审核我一般直接扔给质量工程师自己做,我汇总就行。但我要尽量减少两张皮现象,在各部门负责人都感觉体系麻烦,没事找事的情况下,拿着问题点直接找漏洞,再感觉麻烦部门负责人都得做点动作,把动作固定下来,体系也就融入进去了。
我现在从标准出发的做法,跟各部门负责人说:咱哪里还有改进提升的方向或者哪里有潜在风险,他们会回我:这么多年都这样做下来了,也没产生不合格呀,生产已经够忙的了,不要再增加负担。
所以我自己给自己的强行解释,用直方图或者MSA等工具分析,看有没有中心偏移、离散度增大或者多峰分布等情况。感觉也能说得通,正好登录论坛,发上来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可实施性。想的再好,没有可实施性,都是白谈

0

主题

204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234
品质币
30
职位
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1

主题

16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新会员

Rank: 1

积分
17
品质币
0
职位
9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体系工程师 于 2025-4-11 09:00 编辑
harvey29 发表于 2025-4-11 08:35
既然两层皮,就不要想那么多啦,体系工程师自己是改变不了公司太多的,我相信很多做体系的都深有感触,把工 ...

想落实,说的高大上点,就是为了保证流程完善,质量稳定,说的自私点,不背锅。
之前做内审,产线刀片规定两万次更换,设备有提醒,工艺有更换记录表,更换后消除报警再继续生产,然后内审时资料完善,产品检验合格,过了段时间开会,刀具未按时更换导致批量不良,会上有人直接就提出,为什么内审时没发现问题。
同样,刀片切割会产生灰尘,用吸尘器清理,要求每分割两万毫米需要作业员摇晃吸尘器除尘袋,防止灰尘静电淤积除尘效果不佳,设备有提醒,灰尘清理不佳影响下一道工序焊接质量,但灰尘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内审时我提出人员在未进行摇晃动作时也可手动消除报警继续工作摇晃动作不受控,但产线回复:每半个小时就要摇晃一次,监管不现实,再说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几个不良,产线工作够多了,不要再增加产线工作了。
说回内审,我现在的做法是过程审核-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由质量工程师定计划,在一年中大多处于年中。新看到的说法顺序应该就是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体系审核,跟您说的意思应该差不多。

点评

我现在也是这样的做法,过程审核-体系内审,产品审核由品质部自己搞。反正出了问题追根溯源,都会回到体系文件上,无所谓了  发表于 4 天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协会

本版积分规则

《品质协会规则》|品质币|手机版|万年历|柏拉图|品质B2B|联系我们|加入协会|品质协会(www.PinZhi.org)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6 18:54 , Processed in 0.04005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品质协会 © 2010-2025

品质人,让生活和环境变得更美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