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与绿色采购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根据公司编号规则填写]
版本号: [如V1.0]
生效日期: [填写日期]
编制部门: [如采购部/环境管理部]
审核人: [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
批准人: [公司高层签字]
1. 目的
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供应链环境风险,推动资源高效利用,规范公司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采购行为,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环保标准,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及供应链管理相关环节,包括供应商选择、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
3. 定义
绿色供应链:通过环境友好型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回收管理,实现资源节约、污染减少的供应链体系。
绿色采购: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材料、产品和服务,推动供应商改进环境绩效的采购行为。
4. 职责分工
采购部:主导绿色采购实施,制定供应商环保评估标准。
环境管理部:提供环保法规支持,监督供应链环境合规性。
质量部:验证采购物料及产品的环保指标。
供应商管理部门:推动供应商绿色化改进,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高层管理者:审批绿色供应链战略及资源分配。
5. 程序内容
5.1 绿色采购流程
1. 需求确认
明确采购需求时,优先选择可回收、低能耗、无有害物质的产品(如符合RoHS、REACH、ISO 14001标准)。
2. 供应商筛选
新增供应商需通过《绿色供应商评估表》(附录1)审核,重点评估: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如ISO14001);
产品环保资质(如能效标识、碳足迹报告);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如劳工权益、安全生产)。
3. 合同签订
合同中明确环保条款,包括禁用物质清单、包装材料回收要求、数据透明度等。
4. 验收与记录
物料到货时查验环保检测报告,并存档相关记录。
5.2 绿色供应链管理
1. 供应商分级管理
按环境绩效将供应商分为A(优秀)、B(合格)、C(整改)三级,C级供应商限期改进或淘汰。
2. 协同改进
定期开展供应商培训,分享节能减排技术(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方案)。
3. 物流优化
优先选择新能源运输工具,推广共同配送和包装循环利用。
4. 回收与再利用
建立产品回收体系,要求供应商参与逆向物流(如废旧电池、包装物回收)。
5.3 监督与改进
1. 内部审核
每年度对供应链环保合规性进行审计,出具《绿色供应链审核报告》。
2. 数据监测
统计采购环节的碳排放、能源消耗等数据,设定年度减排目标。
3. 持续改进
针对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更新环保标准。
6. 相关文件与记录
《供应商环保评估表》
《禁用物质清单》
《绿色采购绩效统计表》
《环境合规性审计报告》
7. 附录
附录1:绿色供应商评估表模板 评估项目 | | | |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 | | 碳排放管理 | | | | 有害物质管控 | | | | 社会责任 | | | | 创新能力 | | | |
附录2:绿色采购环保标准清单(示例)
电子产品:符合EPEAT认证
包装材料:可降解或循环利用率≥90%
化工原料:不含PFAS、邻苯二甲酸盐等物质
8. 修订记录
注意事项:
本文件需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细化,建议参考《绿色供应链国家标准》(GB/T 336352017);
可引入数字化工具(如ERP系统)跟踪供应商环境数据;
定期对标行业最佳实践(如苹果公司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沃尔玛“Project Gigaton”减排项目)。
题外话
如需进一步补充或定制化内容,请提供具体行业和需求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