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冷冲压件技术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调器用金属钣金冷冲压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空调事业本部空调器用金属钣金冷冲压件(以下简称冲压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518-200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 GB/T 5465.1-2009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1部分:概述与分类 GB/T 5465.2-2008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253-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13914-2013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13915-2013 冲压件角度公差 GB/T 13916-2013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JB/T 4378.1-1999 金属冷冲压件 结构要素 JB/T 4378.2-1999 金属冷冲压件 通用技术条件 QMK-J000.1002 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技术标准 QMK-J000.1006 Reach法规要求技术标准 QMK-J037.1014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3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3.1 一般要求3.1.1 冲压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3.1.2 冲压件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若选用热镀锌钢板,应符合GB/T2518规定。若选用冷轧钢板,应符合GB/T11253规定;所有钢材必须符合各钢厂与采购中心签定的技术协议。要求符合RoHS指令要求的冲压件,所有材料成份必须符合企业标准QMK-J000.1002及其它相关文件要求。3.1.3 非喷涂冲压件必须使用钝化板,钝化膜满足标准QMK-J037.1014的要求;喷涂用钣金毛胚件、浸塑件使用非钝化板。注:特殊情况下,按技术文件指定要求使用钝化板,但需要保证喷涂件质量满足标准要求。3.1.4 为便于市场质量追溯和内部质量追溯、考核,要求在装配后覆盖区域冲厂家标识,如 “盈特”在钣金上冲“YT”,电机支架和底盘需冲上物料编码的后四位数或全编码,连续模生产的一模多件物料需在厂家标识后增加数字,便于区分。3.1.5 基材的识别方法:热镀锌钢材按硫酸铜滴定法或金相法测试判定是为钝化或非钝化板材(只适用于热镀锌钢材)硫酸铜滴定法:用棉布擦去镀锌板表面的油脂及灰尘等杂质,然后在镀锌板表面滴一滴5%硫酸铜溶液,若硫酸铜溶液变色时间约5秒以内,可以判定镀锌板表面为非钝化膜。若硫酸铜溶液变色时间10秒以上,可以判定镀锌板表面为钝化膜。耐蚀性能较好的钝化镀锌板硫酸铜溶液变色时间越长。 金相法:用棉布擦去镀锌板表面的油脂及灰尘等杂质,使用金相显微镜在200倍下的板材呈现的表面状态。 3.2 外观要求3.2.1 表面质量冲压件表面应洁净,无油污、明显灰尘、黑斑、锈蚀、发白、脱锌现象及明显机械划伤痕和严重拉伤痕,翻边孔无开裂,喷涂件钣金毛胚半成品允许不生锈的打磨痕,打磨痕深浅及大小的判定以喷涂后符合QMK-J032.2006《钣金喷涂件技术条件》涂层表面质量要求为标准。 3.2.2 接地标志有接地标志的零件,接地标志应圆整,清晰可见,无明显歪斜。接地标志深度要求深入基材0.3mm,(此尺寸为模具制造参考用,实物无需检测,冲压件检测请参考检验作业指导书中不合格描述),尺寸符合具体零部件图纸中的标注要求,图形符合GB/T 5465.2符号5019的要求,背面压印痕迹清晰可见。 3.2.3 毛刺质量冲压件切口允许有毛刺。非喷涂钣金件毛刺高度不大于0.07mm;喷涂件用钣金毛胚半成品毛刺高度不大于0.05mm。 3.2.4 焊点质量3.2.4.1 焊点的直径、数量、间距及排列等应符合图纸要求。3.2.4.2 焊点表面压坑浅,平滑过渡,无焊穿、松焊、虚焊及周边严重飞溅现象。3.2.4.3 图纸中有明确、特殊要求的非喷涂钣金件焊点必须涂银油处理(浸塑方式铁塑条外露部分需涂银油),图纸中无明确、特殊要求的非喷涂钣金件焊点不涂银油。对于客户有明确、特殊要求的以客户要求为准。3.2.5 搭接、卷边卷圆、铆接、TOX连接、压铆螺柱质量搭接、卷边卷圆、铆接通过手力挤压无松动、脱开现象。TOX连接质量:无动态运动仅用作连接固定的TOX连接要求:3个特有的TOX小凸点清晰可见,TOX连接点外形饱满;有动态运动的TOX连接要求符合QMK-J045.0018《TOX连接加工工艺规范》。压铆螺柱质量:a) 螺柱须垂直压入钣金平面,不能歪斜,不能松动。 b) 螺柱须完全压入钣金件中,螺柱的尾部平面和钣金压入面须是同一个平面,螺柱的尾部平面不允许凸出钣金压入平面。 c) 螺柱压入钣金后,螺柱和钣金配合处外观面不允许有毛刺,内侧允许有轻微毛刺,但力学性能必须满足要求。外箱底板部件压铆螺柱力学性能要求:扭力≥15kgf.cm(约1.47N.m);推力≥35kg。锁紧工具须为定扭力风批或者定扭力电批,扭力设定范围为1.5N.m~2.0 N.m。 3.2.6 粘贴件粘贴质量冲压件上粘贴的海绵件、绒布等,应粘贴牢固平整,不得有变形、撕裂、破损、松脱、翘起等现象。检验时采用实物粘贴方式,要求使用合格海绵件、绒布等,按粘贴规范制作检验样品,粘贴位置距钣金边缘4~6mm,检验时用大拇指用力推,粘贴件不平移为合格。 3.2.7 接地螺纹孔和自攻螺钉孔的翻边高度符合QMK-J012.0008《钣金件设计规范》;接地螺纹孔根据图纸要求使用螺纹通止规进行检验;自攻螺钉孔孔径根据图纸要求使用通止规进行检验。3.2.8 允许的外观缺陷冲压件允许有以下的外观缺陷: a) 非喷涂冲压件,除电控盒、防火钣金以及图纸有明确要求的,同时需粘贴海绵、绒布等区域表面不允许有油外,其它产品表面允许有不明显的冲压成型后残留的防护油。 b) 非喷涂冲压件表面允许有轻微且不密集未达基体的机械划痕。 c) 非喷涂冲压件冲裁截面允许有轻微的生锈,锈蚀面积不超过切口截面积。 d) 非喷涂冲压件成型弯角位处允许有未达基体的拉伤痕,圆弧过渡处允许轻微的过渡不圆滑。 e) 非喷涂冲压件表面允许有目视不明显的轻微凹凸和压痕,但喷涂用钣金毛胚件不允许。 3.3 结构尺寸3.3.1 结构结构设计应符合JB/T 4378.1的规定。3.3.2 冲压件尺寸3.3.2.1 尺寸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尺寸应符合图纸及装配要求。未注尺寸、角度、形状和位置公差分别按GB/T13914 、GB/T13915、GB/T13916选取,应符合图纸要求。在试制或试产阶段由于结构设计原因导致工艺上不便于加工的情况,以工程师临时封样为准,试用合格后15个工作日内工程师须更改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或更改产品实物。3.3.2.2 对加工后易变形而装配后能恢复正确几何形状的成形件,在自由状态下,实际尺寸允许超过极限尺寸,但装配后实际尺寸应在其极限偏差尺寸范围内。3.3.2.3 焊接尺寸零件与零件焊接后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底脚与底盘、压缩机螺栓与底盘焊接后,应互相紧贴,间隙不应超过0.30mm。 3.3.2.4 粘贴件位置和尺寸海绵件、绒布等粘贴件的粘贴位置和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3.3.2.5 装配质量 组件上各零部件尺寸、材质和数量符合图纸和明细要求,装配位置、尺寸和装配质量符合要求。3.4 性能3.4.1 焊接性能a) 压缩机及电机螺栓焊接:用¢50聚氨酯胶棒将焊接后的压缩机螺栓或电机螺栓,在一次用力敲击的情况下(需将聚氨酯胶棒高于肩部,介于头部与肩部间,将焊接成品稳固于地面),使之承受外力矩及向下冲击力,螺栓倾斜15~30°后焊点仍焊接牢固,无脱焊、松焊,螺栓无断裂现象。如一次受力螺栓未倾斜15°以上,则需更换零部件进行敲击。 b) 板材焊接:用强力将焊接的两部分分开,焊接件必须在焊点四周脱裂,而焊点本身没有脱离。 c) 凸点焊焊接:用钢管或撬杠使用强力将焊接的两部分撬分离,在一方分离面上每个焊点处须撕裂形成洞穴,在另一分离面焊点处须形成高于材料厚度1/2以上的焊点溶核。 3.4.2 中性盐雾试验非喷涂钣金件按GB/T10125规定对零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16小时后无白锈和大面积变黑(小铁片、磁铁吸板等小件不做要求),96小时后,试验表面无基体锈蚀现象。(喷涂毛坯件使用非钝化板材,不作盐雾测试) 不锈钢件中性盐雾应满足96小时试验后表面无黄色锈迹或按研发设计要求。 3.4.3 镀锌层重量测试镀锌层重量应符合QMK-J037.1014《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要求,调拨的卷材、板材可以钢厂提供检测报告为参考依据,非调拨的卷材、板材必须提供钢厂检测报告或第三方检测报告,同时进行抽样检测。 3.4.4 RoHS符合性RoHS要求的产品必须符合RoHS要求,有害物质含量符合《QMK-J000.1002(原编号QMK-J11.006)产品中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技术标准》规定要求。参照QMK-J000.1006进行分析。 3.4.5 REACH符合性REACH要求的产品必须符合REACH要求,有害物质含量符合《QMK-J000.1008(原编号QMK-J11.015)REACH法规要求技术标准》规定要求。 4 检验规则金属冷冲压件的检验方式分为常规检验和型式试验。 4.1 进货检验4.1.1 常规检验、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质量特性、检验方式、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抽样方案见表1。4.2 型式试验4.2.1 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物料确认时; f) 间隔一年以上再生产时。 g)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 h) 当产品在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有重大改变时; i) 进货/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j) 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表1常规检验、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质量特性、检验方式、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抽样方案 检验项目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焊穿,松焊,脱焊,在外观装配可见部位焊点周边严重飞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5.1 标志每批冲压件应有合格证,每转移批上要求标志清楚,标志主要内容为: a) 产品型号、冲压件物料编码; b) 冲压件名称、数量; c) 对特殊要求进行补充检验的结论; d) 质量检验合格印记。 e) 有RoHS要求的冲压件,必须按要求在每件或每转移批次上有明显标识。 5.2 包装、运输冲压件需用专用器具装运,专用器具须结实牢靠。冲压件的装箱摆放须合理,堆放高度要适合,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碰伤、压坏、变形。 5.3 贮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