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持续质量改进的进一步研究——浅析两点快速改进法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输入、活动和输出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无论是质量管理体系还是过程,都必然有输入,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产生输出。如果对输入、一系列的活动和输出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质量水平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排列,就可以形成如下图1的一个描述某个过程的质量水平分布图。
图1 某个过程的质量水平分布图
图1 某个过程的质量水平分布图
由于过程中的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且有方向——总是由输入指向输出,因此在图1的各点间连上有方向的线段,就可以得到一个动态的质量水平分布图。从最高点的上方作一条水平线为质量水平的上限“H”,从最低点的下方作一条水平线为质量水平的下限“L”,两条水平线间所夹的区域就是某个过程某一时段的质量水平状况,各个点是对当前该过程质量水平的描述,如下图2。
图2 某个过程的质量水平状况图
对于某个过程或某个系统来讲,整体的质量水平提升,也就是质量水平的下限“L”和质量水平的上限“H”都提升,才有意义。从图2来看,抬升质量水平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而采用一种恰当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改进的效率。
为了便于分析,对图2进行简化。将靠近“输入”端的点合并至“输入端”,合并的原则是与“输入”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活动”合并至“输入端”;将靠近“输出”端的点合并至“输出端”,合并的原则参照上面的方法;将与“输入”和“输出”无直接关系的点合并为一点,称为“一组活动”;假设“输入端”、“输出端”和“一组活动”在横轴上是等距的。得到如下图3的仅有三个点(三个因素)的简化模型。
图3 简化模型
假设图3中每提升一个点的质量水平作为一个步骤,计数为1,则将当前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有3种方式,并可以进行如下的表述。
方式1,先提升“输出端”质量水平,再提升“输入端”质量水平,完成一次质量改进,如下图4-1。
图4-1 方式1
方式2,先提升“输入端”质量水平,再提升“输出端”质量水平,完成一次质量改进,如下图4-2。
图4-2 方式2
方式3,先提升“一组活动”质量水平,再提升“输出端”或“输入端”的质量水平,再提升剩下点的质量水平,完成一次质量改进,如下图4-3(以一种情况为例)。
图4-3 方式3
上面介绍的3种方式中,方式1的改进方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称为两点快速改进法。
与方式2比较,虽然方式2也是一种两点改进的方法,但是没有体现以结果为导向,而且这种改进有可能会造成能力过剩——“输入端”的质量水平明显高于“输出端”的质量水平。 与方式3比较,方式3的改进步骤要多于采用两点快速改进法的方式1,且改进的效率也不如方式1,如下图5。
图5 方式1与方式3的比较 从图5中可以看出,当采用方式1的方法进行一次改进并提升d单位的质量水平时,由于受到两条作用方向相反的连接线的影响,方式3的一次改进只能提升约d/2单位的质量水平;采用方式1提升d单位的质量水平需要2步,采用方式3提升d单位的质量水平需要6步。如果将图3的简化模型还原为图2的质量水平状况图,并假设除“输入”和“输出”外共有k次活动,方式3要达到d单位的质量水平需要的步数是2k+4,这要远比方式1复杂的多,效率低下。在实际应用当中方式3会显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抓住重点,很可能在改进后产生反弹,使全员丧失对改进的信心。
方式1称为两点快速改进法,以结果为导向,以预防为重点,应用逆思维在提升输出端质量的同时反推出所需资源,并用所需的资源为改进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改进过程的中间环节——一组活动,在“输出端”要求不断提高,“输入端”资源不断被满足的双重条件下,由“被动”的改进转变为“主动”的改进,从而大大提升了改进的效率。
“主动”改进有其局限性,在采用两点快速改进法后,过程的质量水平分布总是会出现如图6一样的分布,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可以采用PDCA的方法对个别的点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图6中的分布是一种近似于抛物线的速度分布,与改进所花费的时间有关,切忌以基于正态分布的理论对改进的效果衡量、验证和评价。
图6 改进后的质量水平分布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