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两个热门问题。一个是“哪个瞬间让你想要辞职?”,被浏览1125万次,一个是“什么情况下你会毫不犹豫地辞职?”,浏览量更为惊人:
6620多万。
魔幻之处在于,当我朋友圈有人转发这两个话题时,多半是TA一只脚准备迈出的时刻。
你知道,即使是感情再好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也会有200次想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杀死对方的念头。工作亦如此,撕逼掀桌子的冲动简直不要太多。
“领导是傻逼!呵呵!” “谁让我领的是一只鸡的钱,做得却是双拼的服务?”
“上班太无聊,这不是我想要的!”
箭头统统指向一个答案:老子不干了!
在我或远或近的印象中翻了翻,怒火烧干脑子里的水时愤然裸辞的人群中,十有八九悲剧收场。
因为,多数人不配裸辞。
裸辞不是陷阱,没有积淀才是
有人问知乎人力资源答主Sean:计划裸辞,需要注意些什么?他回答:只需要注意一点,不要裸辞。
可以说,很扎心了。
裸辞带来的被动局面,不用多说你就能掰着手指头数出1234。
-削弱了与下一家公司议薪资本;
-丧失原公司的人脉资源和平台资源; -中断收入源带来的经济压力; -隐约的心理负担,导致自我怀疑…
得失本是一场博弈,无所谓对错,关键看“得”是否大于“失”。
何况,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因此当你萌发裸辞念头,记得两点:
第一、有充分积淀;
第二、有值得的理由。
先看第一条,什么叫有充分积淀?
你拿着问题找答案,对着刚才说的种种弊端,其实很容易发现应对之策:
有能力、有人脉、有积蓄。这三者是你的筹码。
举个例子。
我认识一位做UI设计的妹纸,也算是裸辞吧,连续加班的某天晚上12点多,回家路上被冷风吹得一哆嗦,第二天突然提出离职。
happy几天后,发觉没事干也无聊就找到同学,接到个做2D平面设计的兼职活儿。妹纸本就是业务好手,第一个月的收入就是原工资的70%。 而她麻溜儿干完活后突发奇想:
何不召集别人一起做?
于是拉上自己两个学妹,她负责沟通统筹和核心设计,学妹执行,第三个月靠“小团队模式”超过了曾经的月薪。
回想当初人家问她,慌不慌?她很干脆地说:我不怕找不到工作,况且攒了小几万元一时半会也饿不死,边走边看呗。
当你专业有所沉淀、荷包有所膨胀时,就有足够的选择筹码,而非囿于不断缩小的挪腾半径,把自个儿逼到死角。如果不想被打倒,只有增加自身的重量。
接着看第二条,裸辞的理由。
老实说,不少人是出于逃避心理而裸辞的:不是想更好,而是觉得现在太差。加上情绪作祟,终将茶杯里的风浪放大为惊涛骇浪。
如果说第一条“充分积累”是裸辞命题的必要条件,那么,第二条“有值得的理由”就是该命题的充分条件。
是想为庸碌日子按下暂停键?
是想换个方向重新整装出发? 是眼前工作无法带给你成就感? 还是只是为了一丢丢不顺心而赌气离开?
行至拐角,注定是一个让自己认真反思的契机。草率逃离,往往会遭遇“刚出虎穴又入狼窝”的尴尬境地。
写在最后
我想说的是,当你想裸辞时别急着问别人“对不对”,而要反问自己“配不配”。
同样一波操作,在A与B手上都可能天壤之别。就像美国队长的红白蓝圆盾,它只有在美队手上才能发挥最大威力、送上一波波眼花缭乱的特技。在你手上,恐怕只能用来砸核桃(还嫌笨重)…
裸辞≠诗和远方≠翻新生活。
诗和远方是需要资本的呀!你就看说这话的高晓松,你是拥有他的才华呢,还是拥有他的殷实家底?
凡人你我,与其羡慕被包装后的“放弃一切,TA终于过上想要的生活”新闻个案,不如扪心自问,有没有实力为此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