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质量管理 体系审核中,如何合理的 抽样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此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1. 抽取样本应充分,能够代表总体
以审核生产过程为例,假设某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有k个作业过程,包含k1个关键过程、k2个特殊过程和k3个一般作业过程。如果抽取3个样本,一般的抽样方法如下:①在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一般作业过程中各抽取1个样本;②在特殊过程中抽取2个样本,在关键过程中抽取1个样本;③在特殊过程中抽取1个样本,在关键过程中抽取2个样本。据此我们将上述三种情况分为模式A——只抽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的样本,和模式B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和一般作业过程均进行抽样,这两种模式分别进行讨论。
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看:
用统计的方法指导现场抽样
可以看出,当抽取的样本量足够大时,模式B的数据是无限接近于真实值的,能够真实的反应生产过程的情况;而模式A即使采集的样本量足够大,也是无法反应生产过程的情况。所以模式A得出的结论是失真的,模式B得出的结论更趋近于该生产过程的平均质量水平。只有当对总体分层后再充分的抽样才能保证结果近似接近于该生产过程的真实平均质量水平,从而保证审核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否则得到的数据会失真。
所以,我认为许多审核员在审核时只重点关注和抽查企业的关键过程而忽略其他过程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2. 每个过程抽取的样本之间具有独立性,但过程之间的抽样应有连续性
假设某企业的体系覆盖范围是该企业某款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设有市场部、采购部、生产部和质检部等部门维持日常的运行和管理。现场审核时有2名审核员分组审核,分别审核该企业的各个过程,采用如下方法:
当采用模式A的审核方法时,两名审核员缺乏沟通,各自寻找到的审核证据没有关联性,只能了解到各自审核的过程的具体情况。当采用模式B时两名审核员取得了充分的沟通,在抽取样本时,尽量保证审核证据的关联性,不仅掌握了各自审核的过程的具体情况,更进一步了解到了 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
用统计的方法来看,模式A和模式B都是对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模式A获得了各部门或者是各过程的数据样本,这些样本代表了各部门或各过程的总体,可以据此推断出各部门或各过程的运行情况,但是由于各部门和各过程相互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独立),因此不能据此推断出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
模式B获得了各部门或者是各过程的数据样本,也获得了该企业体系运行的数据样本,由于样本之间存在的独立性,因此可以据此推断出各部门或各过程的运行情况以及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
或许有人认为A采集了从001到015共15个不同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覆盖的范围更广,其实两种模式采集的样本量是一样的,抽样水平是一致的,抽样的结果只与样本量和抽样水平有关,与上面说的广度无关。
此外,模式A更极端的例子是企业体系运行不好,审核员挑拣好的写入审核记录;或者体系运行好,由于某些原因,审核员挑拣不好的写入审核记录。由于模式A过程之间的抽样不具有连续性,这样就为弄虚作假提供了方便,而这一切在审核记录里是不易发现的。所以我认为模式B的抽样方法更合理。 总之,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下述过程:
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过程.GIF
由此过程不难看出寻找审核证据是现场审核过程的重点之一,有效的识别总体和合理的抽取样本是保证审核质量的基本要求。寻找审核证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抽样的过程。为了保证所抽取的样本有足够的代表性,从而保证审核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审核员具有极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作为理论指导和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