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协会(www.PinZhi.org)

 找回密码
 加入协会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YD

关于MSA如何取样?

[复制链接]

0

主题

4944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186
品质币
7242
职位
11
居住地
台湾 高雄市
发表于 2025-4-7 08: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dboy0133 于 2025-4-7 08:28 编辑

這個問題的爭議核心在於 MSA 研究的目的和樣本選擇的代表性:

覆蓋公差帶 (選項 1, 2, 4): 這種做法的理由是,測量系統必須能夠在產品可能出現的整個規格範圍內都保持準確和穩定。即使目前製程變異很小,未來也可能變大,或者需要用此測量系統檢驗來自不同製程(變異可能不同)的零件。因此,需要用覆蓋整個公差帶(甚至包含邊界外的 NG 品)的樣本來「挑戰」測量系統。AIAG (Automotive Industry Action Group) 的 MSA 手冊通常建議樣本應能代表零件變異的預期範圍或操作範圍,通常傾向於覆蓋大部分公差帶或製程變異。
覆蓋實際過程變差 (選項 3): 這種做法的理由是,MSA 應該評估測量系統對當前實際生產決策的影響。如果只關心目前製程的測量誤差佔比,那麼使用實際製程中產生的零件進行分析更具代表性。如果製程變異遠小於公差,使用覆蓋全公差的樣本可能會(相對製程變異而言)誇大測量誤差的影響。

總結:

選擇哪種方法取決於 MSA 研究的具體目標。

如果目標是驗證測量系統在整個規格範圍內的適用性,或者需要區分合格與不合格品,那麼選擇覆蓋公差帶的方法(如選項 1、2、4)更為合適,尤其是包含 NG 品(選項 2)。
如果目標是評估測量系統對當前製程控制和決策的影響,且只想了解在目前製程變異下的表現,那麼選擇覆蓋實際過程變差的樣本(選項 3)可能更相關。


在實務中,許多指引(如 AIAG MSA)更傾向於要求樣本能夠代表零件變異的操作範圍,且不建議只從變異範圍的中心取樣,因為這可能低估測量誤差。因此,覆蓋較大範圍(無論是公差帶還是較寬的製程變異)通常是更被推薦的做法,以確保對測量系統性能有充分的評估。這個投票反映了實務中確實存在的不同理解和做法。

点评

HYD
咱们得理解差不多  发表于 2025-4-7 08:56
1. 问答、交流探讨的帖子,回帖时,请不要发纯表情等无价值回帖,无意义,太多了影响用户体验,经常这样账号会被扣分甚至禁号的;
2. 品质协会是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所有资料和内容归作者和版权方所有,需要正版标准、资料的请去相关的官方网站等平台购买。

5

主题

774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53
品质币
1474
职位
12
发表于 2025-4-7 08: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一定不是随机取样,样品是特定选取的

0

主题

186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3
品质币
1467
职位
13
发表于 2025-4-7 08: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2005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67
品质币
762
职位
14
发表于 2025-4-7 1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早就有标准答案的,理解不一样说明有些人没有真正理解要求。在实践中,实际的做法可能有差别,可能和教材说的不一样,但是,你必须要理解这种做法,它这样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理论的要求的。MSA的取样要求是基于测量的目的而定的,测量的目的有两种:产品控制和过程控制。产品控制就是测量结果用于判定产品是否合格,这种情况下产品的选择不需要涵盖整个过程范围,测量系统的评定是基于特性的公差。如果是过程控制,那么测量的结果是用于确定过程是否稳定,测量系统的评定基于系统的过程变差,这个时候就需要获取整个操作范围内的样品。样品的选择影响到PV,PV用于计算TV,你可以看
看公式,考虑下如果你人为干涉样品的选择,增大或者减少PV,那么会对TV带来什么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对你的分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同意以上观点
所以你给的四个选择答案,都是错的,因为没有逻辑。

14

主题

316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191
品质币
3861
职位
15
发表于 2025-4-7 1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badboy0133 发表于 2025-4-7 08:27
這個問題的爭議核心在於 MSA 研究的目的和樣本選擇的代表性:

覆蓋公差帶 (選項 1, 2, 4): 這種做法的理由 ...

0

主题

41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31
品质币
90
职位
16
发表于 2025-4-7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1571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76
品质币
3105
职位
CQO
发表于 2025-4-7 13: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404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495
品质币
91
职位
18
发表于 2025-4-7 14: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主题

141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5
品质币
2472
职位
19
发表于 2025-4-7 15: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weewweew 发表于 2025-4-7 08:32
有 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一定不是随机取样,样品是特定选取的

反对,你这是典型的错误

5

主题

774

回帖

0

精华

品质协会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53
品质币
1474
职位
20
发表于 2025-4-7 17: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折鹤的旧纸 发表于 2025-4-7 15:55
反对,你这是典型的错误

做这玩意的目的,不就是评价整个测量系统与过程特征或者产品特征的适用性吗,你验证的是测量系统与样品特征的关系,你的测量系统是你安排的,样品当然也是安排的啊。
肯定是在你选定的区间内,分层次分阶梯的选样品啊,你随机选样,我怕你的测量系统没这个能耐分辨啊,做十次怕是一次也过不了。
你就别争了,我不回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协会

本版积分规则

《品质协会规则》|品质币|手机版|万年历|柏拉图|品质B2B|联系我们|加入协会|品质协会(www.PinZhi.org)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6 18:57 , Processed in 0.0560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品质协会 © 2010-2025

品质人,让生活和环境变得更美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